倭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令倭寇为之一轻。
应当说,张居正的一番举动称得上是大刀阔斧,行事激进。
这些国家层面上的战略方针,几乎都是由他一个人亲自制定,但凡敢反抗他改革的人,都被他以强力的手段镇压下去。
所谓独断专行,窃人主之权的罪名,也便是由此而生!
但是这么多的改革内容,实际上都只是张居正为他真正的改革所做的准备工作而已,无论是考成法,还是开放茶马互市,虽然有巨大的好处,但是也同样存在巨大的弊端,并不能作为长期的改革内容。
张居正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为自己真正的改革创造环境。
一条鞭法!
张居正深知,大明一切问题的根源,在于赋役制度,财政危机和土地兼并!
太祖皇帝定下的财政制度只适应于大明立国的初年,而不适和如今的大明社会,朝廷如果死守着所谓的祖制,最终只会走向灭亡。
所以他明白,唯有改革财政制度,才能让大明焕发新的生机。
而改革之难,也没有人比他更为清楚,前宋的庆历新政,王安石改革,之所以会失败,是因为他们只关注到了改革本身,却忽略了改革的环境。
要改革,首先需要的是一个稳定的改革环境,所以张居正改革的第一步,是取得朝廷当中绝对的话语权,令国内政治处于一个暂时的稳定结构。
与此同时,针对边境的茶马互市,虽然牺牲了一部分国家利益,但是同时也保证了边境的暂时安宁。
至少让他在国内推行改革的时候,大明不会和鞑靼突然爆发战争。
无论他所行的这些政策是否合理,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张居正的确有这个能力做到这些。
而接下来,就是打造一支能够彻底贯彻他意图的官僚团队。
这才是张居正所谓党同伐异的原因所在。
他需要的是一支自己能够完全信任,能够完全贯彻自己改革方针的官僚集团。
所以一切和他不和,反对他改革的声音,统统被强力镇压,取而代之的是张居正的心腹亲信。
第六百三十一章:张居正的改革-->>(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