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朕想等稳定之后,再推行山东一地。”
“好。”
方醒知道济南那一系列的变故让朱瞻基开始警惕着,他可以强制推行下去,可后果就是稳不住。
济南一旦出现反复,整个山东就会风起云涌。
到了那时,别说什么革新,要考虑的是怎么稳住江山的问题。
而方醒也没想过马上向整个山东推行,“当前先稳住济南,然后那些人会心存侥幸,济南估摸着会出现几次反复,压下去!”
方醒的眼中闪过杀机,说道:“济南稳住了,这就是大后方。济南的士绅都能取消优待,其它地方的士绅了不起吗?”
“舆论……那份邸报如何?”
“见明报?不错,老先生不是食古不化之人,相反接受新学识的能力很强,目前积累了不少文章,就等着印刷就位,马上就开喷,不,是开炮。”
朱瞻基面色古怪的道:“革新之前,舆论先行,邸报的作用……大白话极好,那些科学子弟不少都识字,到时候慢慢的传播下去。”
“是。”
朱棣和朱高炽在位时,类似于报纸的建议绝对不会得到允许,两位帝王都会忌惮其中的能量。
而且就算是办了邸报,可最终的方向肯定和方醒的预想差了十万八千里。
“要把革新之事和百姓说清楚,让他们知道投献的危害,还有一税制的展望,最终把百姓争取过来,让那些人被孤立,要么随着大潮走,要么就被大潮击破。”
争取百姓,这是方醒当时给朱瞻基分析过多次的招数。
“百姓不能继续蒙昧,而邸报就是最好的启蒙,关于大明的各种消息,权威发布,渐渐的,他们就会对大明有了一个直接的认识,然后……”
“然后就是国家概念的形成和加强吗?”
朱瞻基微笑道。当年方醒给他说过许多这方面的事,在当时看来过于形而上,等他登基之后,才发现这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当年有位老人和我说过一段话……”
方醒想起了当年那个老人说的话,他慢慢的回忆着说道:“我等世代居于此,日出而作,日落而归,除去戎狄之外就是咱们……要什么族?”
这是一种骄傲!
“认同,大明需要百姓的认同,失败感同身受,胜利举国欢呼,千万人如一人,则无往而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