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学禁执行更严格,二程的思想反而在江南流传更广。
他们还以为,是朱铭改了《大学》的行文次序。
魏应时说:“改动之后,其文更顺,道理通畅,正该如此。”
魏应物道:“大学之道,三纲八目,为士子之准绳这个便是科举也能写。”
兄弟俩越讨论越兴奋,又觉有许多不明之处,于是结伴前去请教朱铭。
二人在州衙遇到曾孝端,另外还有几个士子。
自从朱铭为其翻案伸冤之后,曾孝端就成了死忠粉,太守有啥命令他都非常听话。
众人碰面,互相作揖。
很快被一起带进去,齐刷刷朝着朱铭执弟子礼。
曾孝端说:“太守今日讲学,吾等受益匪浅,只是乍问大道,还有许多不明之处。”
朱铭拿出一份书稿:“尔等拿去抄写成书吧。”
曾孝端双手捧过细看,却见《大学章句疏义》六字。
朱铭直接照搬朱熹的《大学章句集注》,但在细微处又进行了改动。
朱熹说世间之人,生来就通晓万物道理,被浊气所污而受到蒙蔽。不被蒙蔽者就是圣人。凡人必然被蒙蔽,所以要不断学习,要重新领悟道理,最终趋近于圣人。
朱铭不愿搞这套,在阐述《大学》的时候,说人降生世间仿佛一张白纸。受成长环境影响,有的学好,有的学坏。通过学习领悟道理,并去实践的就是君子,就能止于至善。
格物致知的解释没变,因为朱熹的阐述很明白:物理之极处无不到,吾心之所知无不尽。
但具体怎么格物致知,朱熹根本没讲。也即这套哲学思想,只有认识论,没有方法论导致王阳明格竹子格到昏迷。
朱铭补齐了方法论,即“道用”,趁机推广《道用策》。
这才是他的目的所在!
另外,朱熹书中的“程子曰”,被朱铭全部删去。并非他想篡夺程颐的学术果实,而是洛学被朝廷禁了,不能讲这些是程颐说的,否则分分钟被朝廷禁止。
《大学》的一经十传,外加深层次引申阐述,放到北宋末年不啻为学术炸弹。
特别是归纳三纲八目,并给出详细理解,直接就为士子找到人生方向,这跟横渠四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纲者,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八目者,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全文的字数不多,很快就能看完。
曾孝端读罢全篇,再次回到三纲八目那里,身体都在轻微发抖,瞬间有了“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感触。
士子们把曾孝端团团围住,脑袋凑到一起阅读。
那种思想冲击力,是难以名状的。
特别是不治《小戴礼记》的人,他们就更加震撼。
这么说吧,朱熹的《大学章句集注》,不仅是程朱理学的纲领指导思想,也是程朱理学的宣传广告,很容易把人拉进去入伙。
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此四句令人热血沸腾,但只是口号啊,只是给出奋斗目标,没有指导读书人具体怎样执行。
0267【立道】-->>(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