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十八章 摘下大奖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严苛,他们却做出了《一次别离》《小鞋子》《天堂的颜色》这一类影响深远的电影,所以,国内很多导演把自己本身能力不够推到审查方面,我觉得非常不公平!”

    “好,谢谢沈导接受我们的采访,对了,您能预测下今年的多伦多国际电影节,哪部电影可以摘下最高奖项吗?《达拉斯买家俱乐部》有可能吗?”

    “呵呵,虽然我对自己的电影很有信心,但我可以明确告诉你,最后摘下大奖的肯定是《为奴十二年》,你可以去看看那部电影!”

    ……

    “你真的觉得《为奴十二年》拍的很好?”

    比尔多罗西有点不解的看了看沈临。

    这么夸奖一部电影,很不符合他对沈临的理解。

    “我们中国有一句话叫做大热必死!你听说过吗?”

    沈临笑了笑,没有解释他为什么在各种场合提到《为奴十二年》

    《为奴十二年》当然是一部好电影,可惜导演史蒂夫·麦奎因的功力有些不足,使得这个大命题显得过于工整,以至于有些平淡,甚至是平庸。

    一部痛斥黑奴历史的电影,却基本没有让观影者产生多少愤怒,有时还差点“笑场”。

    即使存有的厌恶的情绪,也都是人厌恶不公平的天性,并不是影片给的。

    可是这两年,尤其是奥黑连任之后,政治正确似乎成了奥斯卡的风向标,《为奴十二年》能摘下最佳影片了以理解——毕竟奥斯卡也要讲政治正确。

    “你是故意的?”

    比尔多罗西很快明白了沈临的意思。

    “没错,你看一下这几年的电影,以反恐为主题,或与恐怖主义有关的片子层出不穷,《拆弹部队》、《猎杀本拉登》、《逃离德黑兰》,只要制作达标,都能在颁奖季掀起风浪”,这个情况,同样符合与“黑奴”有关的电影。《被解救的姜戈》、《为奴十二载》、《弗鲁特韦尔车站》、《白宫管家》、《曼德拉》,相同题材的电影扎堆,一方面在表达某种诉求,一方面也是个不太乐观的现象。好莱坞已被视觉大片统治,很多优质的独立电影又得不到好的发行公司去推,结果从拍摄到最后都是默默无闻。而且,即便他们中的少数

第六十八章 摘下大奖-->>(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