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挨饿受冻的苦!
所以赵云没有表示说幽州百姓的苦难都是曹操的事情,而是在雪灾来临的时候,就下达了治理灾害的命令,并且开始连轴转起来。
军政一把抓,这绝对不是几个字就能囊括的。
对于这种大规模雪灾的救治,在整个幽州范围内的调配,人力物力的安排,赵云几乎可以说是赶鸭子上架,毕竟他是最高的指挥官。就算是他向骠骑大将军请示,一来一回之下,等回复到之后再做事情,那么幽州受灾的百姓可能都冻硬了。
这是一整个的州郡!
即便是幽州比起其他州郡来说,偏小了一些,人口也稀薄了些,但是毕竟是州郡,事情繁杂得超出了赵云的想象,可是他依旧支撑下来了。
这是得益于赵云之前在骠骑之下,做过一段时间的难民招抚处置……
所以赵云他对于治理救灾的基本措施,还是明白一点的。
或许最开始的时候,赵云多多少少是有一些想要逃避刘晔带来的诏令的意思,但是随着救灾工作的开展,赵云渐渐的就将什么诏令给丢在了脑后,开始全心全意的指挥着,调配着人力和物力,运筹帷幄掌控全局。
同时,骠骑军之中的兵卒和军校,原本对于赵云不继续南下进攻冀州,也有一点意见,可这些杂乱的声音在救灾运作开展之后,就渐渐的消失了。
人心,军魂,说起来似乎很复杂,但是具体到了当下,又似乎很简单。
想要掌握人心,打造军魂,不是什么可以剑走偏锋,投机取巧的事情,也不可能一朝一夕之间就能铸就出来,而是在这种长期影响之下,渐渐的展现和形成的东西。
那些幽州百姓的一声声感谢,那滚滚而下的泪水和汗水,祛除了雪,融化了冰。
其实百姓心中也是清楚谁是谁非,即便是许多幽州百姓不认得几个大字。
在幽州存活下来的百姓和乡绅,对于赵云等人的到来,难免心慌,恐惧,疑虑,觉得曹军不靠谱,骠骑军恐怕也差不多,毕竟天下乌鸦一般黑,如今大汉的秩序纷乱,甚至只要是不到处滥杀劫掠的军队,都已经可以称之为仁军了,就更没想到赵云会让手下的军队兵卒军校来帮助百姓救灾!
赵云等人,虽然打着依旧是大汉的旗号,但是从某个角度上来说,是属于入侵者。幽州的百姓和乡绅对于赵云等人的不信任也是很正常的。
可是,这些留在幽州的人,在最初的震惊之后就是感慨,然后就是诚服。
越来越多的人汇集到了骠骑的三色旗帜之下,幽州的秩序在大灾之中,却是在慢慢的恢复……
官府,原本就是人在社会体系当中,对抗自然灾害而组建的机构。一个人的力量,在自然面前是渺小的,但是组织起来的人力,这是伟大的,而如何维持良好的社会秩序,就是官府的职责,而不是推给百姓,让百姓自己去解决问题。
古代的经济体制,社会保障很难做到健全,也不可能让每一个普通民众都享受到基础的保障,可是只要能让百姓感觉到官府在尽心做事,而不是敷衍推脱,那么即便是最终的结果依旧是死亡,幽州的百姓也不会有多少的怨恨。
当然,任何时候都少不了乐子魂。因为变乱,灾害,也会有一些人试图铤而走险,掠夺财物,并且大汉之中对于尸体完整性,入土为安的风俗,也和救灾治理的要求会有一些冲突。甚至是一条街的人敌视另外一条街,一个村子里面的人去打另外一个村子的人,这些现象也时有发生。
还有一些人则是盯上了赵云军队发放的救济粮草,企图多贪多占……
在这个时候,赵云的条理和冷静就展现得淋漓尽致。
小问题,就小处理,好言相劝,说明道理。
大问题,那就立刻斩钉截铁的处置,以儆效尤。
雪灾之中,最为关键的问题,依旧是在吃食和御寒上。
市面上是没有任何的粮草售卖了,即便是某些人手中还有一点粮食,也都是藏得深深的,根本不会拿出来卖。
军粮是首先要保证的,百姓也是要救济的,在这个时候,赵云的调配能力就展现了出来。
因为御寒,需要大量的木材,所以组织人手到城外砍伐树木,就成为了在雪灾严寒之下每日必须做的重要事项,在这样的情况下,以工代赈成为了可能,也将那些懒惰者从一味的救济当中剥离出来。
壮男外出砍伐树木,壮女则是清理城内以及道路积雪。
老弱和幼男女则是承担类似于烹煮,洗涮,缝补等杂事……
在赵云的调配之下,蓟县之中的百姓暂时性的类似于组建成了一个大家庭,各自分工协作。冻死冻伤的人依旧还有,但是已经好很多了,至少这些百姓知道,只要熬过严寒,依旧还有春天。
当幽州的秩序重新开始树立,留存在幽州的人们开始遵守各自的职责之后,剩下来的事情也就开始慢慢的走向了正轨,民众眼眸之中也渐渐燃起了希望。
刘晔看
第3486章摆在眼前的现实-->>(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