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
唐代杜甫《白小》诗曰:“白小群分命,天然二寸鱼。细微沾水族,风俗当园蔬。入肆银花乱,倾箱雪片虚。生成犹拾卵,尽其义何如。”对银鱼作了描述。宋代诗人有“春后银鱼霜下鲈”的名句,把银鱼与鲈鱼并列为鱼中珍品。
太湖白鱼:亦称“太湖银刀”,因其头尾俱向上翘,形如弯刀而得名。其体形狭长侧扁,细骨细鳞,银光闪烁;其肉质细嫩,鳞下脂肪多,酷似鲥鱼,极为名贵。
《吴郡志》载:“白鱼出太湖者胜,民得采之,隋时入贡洛阳”,隋朝时白鱼已作为贡品上贡皇庭。
太湖白虾:又名太湖秀丽长臂虾,俗称“水晶虾”、“白泥虾”等,属淡水虾类,头有须,胸有爪,两眼突出,尾成叉形,生时通体透明、晶莹如玉,略见棕色斑纹,死后变白玉色,因此得名。民间有“死虾泛红”之说,太湖白虾却不然,烧熟也不变红,浑身依然莹白如玉。
清《太湖备考》上有“太湖白虾甲天下,熟时色仍洁白”的记载。白虾壳薄、肉嫩、味鲜美。
司马天星与易星离开神龙帮后,只用了四个时辰,就从鄱阳湖飞到了太湖。
刚到太湖,就与驻苏州、常州、湖州、秀州的神州帮斥候舵联络点取得了联系,并命令他们想办法混进四州帅司及兵营,探查情报,监视营兵的动向,若发现有大规模兵马调动,立即汇报。
之所以要如此安排,是因苏州、常州、湖州、秀州都在湖岸边,一旦在神龙帮讨伐鳄鱼帮时,官兵四面合围而来,情况就很不妙。虽然这种可能性很小,但凡事小心一些总是对的。
如今已经过去七天了,神龙帮的战船已全部驶进了太湖,分散在鳄鱼帮四个舵的驻地附近。
这七天来,两人或骑鹤从高空侦察,或坐船在湖面侦察,又或在湖岸步行,实地踏勘。整个太湖的总貌已经烙印在脑海中,各岛屿的地形地貌、建筑群落、布防设施等等都已侦察清楚。
太湖的湖心有一个水眼,连当地渔民都不知道,但司马天星有神视、神识之能,因此,这个水眼竟然在短短几天时间里,就被司马天星发现。
九月二十二日清晨,司马天星和蒙面人易星登上苏州的虎丘山,眺望太湖美景。但见雾绕霞蔚,浩浩淼淼,鹤舞鸥飞,轻舟渔唱,天光云影,青嶂滴翠,实在是很美。
“江外饶佳郡,吴兴天下稀。莼羹紫丝滑,鲈鳓雪花肥。星斗寒相照,烟波碧四围。柳候还作牧,草树转清辉。”司马天星吟颂起了爷爷作的诗,诗名《送草伯镇知湖州》。
吟罢,司马天星感慨万端,既慨叹江山多娇,而朝廷腐败,又哀叹太湖景美,却被恶贼霸占。
司马天星和易星准备今晚动手剿灭鳄鱼帮。白日里闲来无事,两人随意游览。
临近中午时,他们去到了一个极为僻静的湖湾,发现在湖边有一个河鲜酒馆。司马天星笑道:“很好,易兄,我们到那小酒馆去品尝品尝太湖三白如何?”
易星道:“好啊,早听闻太湖三白乃人间美味,只是无缘品尝,今天就沾你的光了!”
太湖三白固然名贵,却也十分娇弱,出水即死,因此要想食鲜,必到湖边。
酒馆是用毛竹搭成的橑棚,上覆稻草,极为简陋。
二人进入酒馆,见店面中摆有八张方桌。
有三张桌子已经坐了人,还剩五张桌子空着。
店小二迎了上来,满脸堆笑,“两位客官,里面请!”又向柜台处喊道:“小翠,上茶!”
店小二领着司马天星和易星去到一张空桌,取下搭在肩头的抹布,俯下身躯,快速麻溜地将本就擦了好几遍的桌凳再擦了一遍。
司马天星坐下后,一位十三四岁的小姑娘用托盘端来两杯热气腾腾的茶,茶香扑鼻,乃是太湖西洞庭山出产的名茶碧螺春。
店小二问道:“两位客官请用茶,不知要吃点什么?”
司马天星道:“久闻太湖三白之美名,你就将这三白的拿手菜来点吧!”
店小二道声
第七十七章 太湖三白-->>(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