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们一个个全都兴奋得嚎叫起来,在他们眼里,大清国的八旗勇士是野战的王,这些懦弱的南明蛮子居然敢放弃坚固的营垒选择与大清勇士野战,那简直就是找死!
没错。王朴地确要和建奴野战!
这一点。不但建奴没有想到,连李本深、李成栋等七镇总兵也同样没有想到。柳如是这个参军也同样无法理解,她想不通,刀疤脸已经带着一个火枪营去了船上,大营里现在只剩一个火枪营,王朴为什么还要出战?
火枪营一旦失去了营垒的保护,就会完全爆露在建奴铁骑和蒙古轻骑的刀锋之下,以不到四万中央军硬撼十几万建奴精锐是不明智的,甚至是愚蠢的。
但王朴不这么想!
建奴的八骑铁骑虽然厉害,可它们能突破辎重营的车阵吗?蒙古骑兵虽然厉害,可它们能突破长枪营的长枪阵吗?中央军的火枪营虽然只有五千人,可他们手中地火枪拥有足够地杀伤力,一百米外都足以洞穿建奴身上的野猪皮!
失去了威力巨大地红夷大炮,十几万建奴算什么?更何况在中央军密集的阵形前,兵力的优势很难挥出来,建奴人再多也只是道菜!至于建奴那可怜的几千火枪队,还是算了吧,无论是装备的火枪质量,还是训练程度,这些建奴火枪队和中央军的火枪营根本就不在一个档次上!
响亮的号子声,杂乱的脚步声,军官的喝斥声交织成一曲喧闹的战场旋律,火枪营的五千火枪手最先开出大营,在空旷的河岸上摆开了射击队列,五千将士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摆好了射击队列,多尔衮很快就打消了趁着明军立足未稳动突袭的念头。
不仅仅担心突袭无法取得效果,多尔衮更担心明军会缩回去,缩回大营地明军显然更难对付,如果可以选择。多尔衮当然更愿意面对列阵在旷野上的明军,大同那噩梦般的一幕始终在他脑海里挥之不去。
在所有建奴眼里,据险而守的明军火枪队比最凶残的野兽还要凶残,可到了旷野上,他们就是一群待宰的绵羊。
此起彼伏地号角声中,更多的明军从大营里开了出来。足足三个营的长枪兵,还有一个辎重营,三个长枪营迅在火枪营的正前方和左右两翼列好了阵形,辎重营则拖在最后,负责护卫火枪营的身后。
火枪营、长枪营和辎重营的组合是一架完美的战争机器,他唯一的弱点就是阵形太过密集,一旦遭受炮火覆盖,就会死伤惨重,可是现在。建奴的红夷大炮已经完蛋了,还有什么东西能威胁这架庞大地战争机器?
多尔衮一声令下,两队蒙古骑兵从建奴大阵的左右两翼同时杀了出来。向这架庞大的战争机器起了第一次进攻,这两队蒙古骑兵加起来也只有两千骑兵,这只是一次试探性地小规模进攻。
蒙古骑兵只是草原上的牧民,谈不上什么训练有素,他们唯一擅长的战术就是祖先遗留下来的骑兵游击战术,所以冲锋的时候往往只会一种队形。
两千骑蒙古骑兵从建奴大阵中冲杀出来之后迅向两翼展开,距离明军阵形还有五百步左右时已经形成了“人”字形的冲锋阵势。
“人”字的两个分叉正好罩住明军阵形的左右两翼,这是蒙古骑兵的一贯战术,他们不可能与严阵以待地明军长枪兵正面接触。在撞上明军长枪兵之前,他们就会沿着“人”字形的冲锋路线从明军两翼掠过,然后把一的箭雨倾泄在明军头上。
几百年前,蒙古骑兵能够横扫世界,靠的就是这种简单却又有效的战术。
不过这次,曾经辉煌过的蒙古骑兵却注定要撞在砧板上了,因为他们遇上的不是一支冷兵器军队,而是一支火器军队!蒙古骑兵骑弓的有效射程只有五十米,而大明中央军火枪的有效射程却足有一百五十米!
“轰轰轰……”
当蒙古骑兵距离明军阵形还有五百多米地时候。高台上的二十门红夷大炮纷纷开火,旷野上腾起一团又一团的
第233章 野战-->>(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