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禀道:“万岁,其实浙直两省的百姓也已经很贫困,真正有银子地是那些丝绸大户、麻棉大户,还有这次生在松江、苏州、常州的骚乱也是这些丝绸大户、麻棉大户闹得最凶。”
隆武帝道:“姜爱卿的意思是……”
姜曰广道:“老臣地意思是说与其向没有银子的百姓派饷,还不如向这些丝绸大户、麻棉大户派饷!此次民变可谓天赐良机。只要把煽动民变的罪责推到这些丝绸大户、麻棉大户头上。就能借机抄没他们的全部家产!”
高弘图道:“万岁,松江是产棉大府。每年生产的松江棉布足有上百万匹,苏州、常州却是丝绸大府,每年产出的上等丝绸就有五十多万匹!这几个府也是浙直两省最富的府,保守估计,丝绸大户、麻棉大户也有上百户之多,每户家资数以十万计!”
上百户大户,每户家资数十万,加一块那就是数千万两巨银子,真要能把这笔银子充归国库,那今后数年朝廷的用度就有着落了。
事实上,高弘图的估计地确保守了,当时江南的民间财富已经相当可观了。
自从嘉靖以后,大明逐渐步放开了海禁,江南的丝绸、茶叶、瓷器又是西方世界最畅销的奢侈品,每年都有大量的商船满载白银从南洋、日本、吕宋,甚至是欧洲不远万里来到江南通商贸易。
由于大明官方是禁止与西方通商贸易的,因此这些贸易都是民间走私性质的,通商贸易带来的巨额财富就大量流入了丝绸大户、棉麻大户、纺织大户、茶叶大户以及与之相勾结的勋戚官员囊中。
这也是明代特有地一个怪现象,民间的财富非常充盈,可国家却穷得破产了。
隆武帝凝思片刻,沉声道:“高阁老。这件事就交给姜阁老和王阁老去办吧,姜阁老,王阁老,朕希望你们谋定而后动,千万不要惹出另一场民变。”
姜曰广和王铎赶紧伏地领旨:“老臣领旨。”
隆武帝挥了挥手,姜曰广和王铎膝行退到了殿外。
隆武帝又向高弘图招了招手。高弘图膝行上前两步,跪到了隆武帝脚下,隆武帝俯下身来,低声问道:“高阁老,另外一件事办得怎么样了?”
高弘图道:“老臣已经有了万全之策,正要禀报万岁。”
“哦?”隆武帝欣然道,“快说说。”
高弘图道:“老臣思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能够瓦解掉王朴地中央军隆武帝道:“什么办法?”
高弘图道:“釜底抽薪!”
隆武帝道:“如何釜底抽薪?”
高弘图道:“王朴屡败建奴,在建奴盛京烧杀劫掠。又生擒了奴酋皇太极,假如老臣所料不差,建奴必然恨王朴入骨。此次杨廷鉴率团前往北京与建奴议和,建奴必然会借机提出条件,要我们除去王朴。”
隆武帝闻言轻轻颔,建奴提出这个条件完全在情理之中,而且可能性很高。
高弘图接着说道:“只要建奴提出这个条件,那么大事就成了一半!只要建奴摆出进攻山东的架势,王朴必然会再次率军救援山东!等王朴领军出征之后,再调南直金山卫,浙江临山卫、观海卫的军队进京。迫降留守燕子矶大营的中央军,最后放出高杰、刘良佐、刘泽清三位将军,利用他们控制燕子矶大营的六万江北旧部,如此一来,南京就完全在朝廷的控制之下了!”
一边地张子安撇了撇嘴,心里给高弘图地这番构想下了句评语:纸上谈兵。
在张子安看来,高弘图地构想漏洞太多,其中有太多的主观臆断,想当然地认为建奴就一定会出兵。想当然地认为王朴就一定会出兵去救援山东,更加想当然地认为,王朴会不做准备就仓促出兵。隆武帝听了却非常满意,欣然颔道:“高阁老,铲除王朴地重任就交给你了。”
“万岁尽管放心。”高弘图肃然道,“老臣一定不辱万岁重托。”
“好了。”隆武帝欣然道,“朕也没什么要特别叮嘱的了,你可以出宫了。”
“如此,老臣告
第255章 长公主来访-->>(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