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关、勋县和湖广后方的联系就会被完全切断,局面就落入我们掌控之中了。”
孙可望道:“可你别忘了勋县还驻扎着红娘子好几万骑兵呢。”
李定国道:“大哥完全不必过于担心这万余骑兵,汉水两岸多是丘陵山地,又有大量纵横交错地河流,受到地形的约束,红娘子的骑兵根本挥不了机动优势。真要拼行军度,嘿嘿,她地骑兵只怕还没有我们步兵来得快。”
“那好吧。”孙可望点了点头,说道,“不过如果现情形不对,千万不要勉强。”
“小弟理会得。”
李定国答应一声,点起三千精兵抄小路走了。
望着李定国的身影消失在野视的尽头,孙可望的心情无疑是相当复杂的。
孙可望既希望李定国此去能够成功攻下襄阳,却又不希望他成功。希望李定国能够成功自然是为了大西军着想,可不希望李定国成功却是为了自己的地位着想,因为李定国一旦攻下了襄阳。他在张献忠心里地份量就会完全过孙可望。
张献忠膝下无子,只有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四位义子,张献忠死后,大西国的基业将只能传给他们四人中的一人,本来孙可望是长子,在四人中又也以他的资历、声望最长,功劳也最大,可以说是大西储君的不二人选。
可最近几年,随着李定国的成长。正逐渐表现出军事上的过人天赋,甚至连大顺宿将刘宗敏都败在了他的手下,而且还是以两万多弱势之兵硬撼近十万大顺军,要知道刘宗敏当年可是几次打败张献忠,并且差点就把张献忠给杀了。
汉中之战结束后,张献忠不止一次当众夸奖李定国是天生的军事统帅。
现在地李定国已经严重威胁到了孙可望地地位,假如这次又成功攻占襄阳,那么他在张献忠心里的份量就会彻底越孙可望,那么张献忠指定李定国为大西国地储君也就没什么悬念了。这是孙可望所不希望看到的。
孙可望真的很想取代李定国带领精兵去奇袭襄阳,可他自认没这个能力,率领三千精兵在两天一夜之内跑完三百里,完了还要一口气袭占一座城防坚固的城池,这是他想都不敢想的,也只有李定国敢想。
次日傍晚,襄阳,临时总督行辕。
湖广总督何腾蛟眼下就驻节在襄阳,赵信带着中央军的一个混成营驻守在青桐关和勋县。何腾蛟也把他的总督行辕从武昌临时前移到了襄阳。目的当然是为了协调军需粮草的供应,给前方军队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同时也做好从前方逃难下来地百姓的安置工作。
何腾蛟为官的宗旨就是替百姓办事,无论何时无论何地,他总是把百姓放在第一位!
中午的时候,前方刚刚送来急递,说是绕过青桐关的大队贼兵已经进至均州城外,在几次攻击均州无果之后,贼兵放弃了继续进攻,沿着汉水南岸继续向东进军,当时距离襄阳已经不足两百里了。
大队贼兵距离襄阳已经不足两百里,而且襄阳城里也只有区区五个大队的保安队,不过何腾蛟并不担心,因为驻扎在新野的中央军主力三个火枪营已经沿着白河南下,大约在明天黎明时分就能赶到襄阳了。
贼兵还在两百里外,最快也要后天才能赶到,可中央军主力的三个火枪营却能在明天天亮以前赶到,何腾蛟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他现在唯一要做地就是替即将抵达的中央军准备粮草,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正忙着筹集粮草的何腾蛟并不知道李定国的三千精锐贼兵已经借着夜色的掩护悄然靠近了襄阳城。
此次行军,李定国选择了一条非常刁钻的行军路线,尽量避开了大路,专挑人迹罕至的山间小路走,一路上虽然也遇见了不少樵夫猎户,可这些樵夫猎户并没有向朝廷报信的觉悟,偶尔有樵夫猎户想到要去报信,急切间也不知道该找谁,或等他们找到人时,李定国的精兵早已经开过多时了。
因此,当李定国带着三千精兵悄然开到襄阳城外时,襄阳城内地保安队和湖广总督何腾蛟都还懵然不知,都以为贼兵还在两百里外呢,更巧地是刚刚有一队满载着蕃薯的粮车从宜城赶到,入夜之后已经关闭地南门再次打开了。
虽然三千精兵刚刚经过三百里的长途急行军,一个个已经累得跟狗似的,但李定国没有丝毫犹豫,立刻率军动了突袭,所谓奇袭讲究的就是个奇字,讲究的就是出其不意,一旦做到了出其不意,那么敌军在心理上就已经输了一半了!
结果正如李定国所料,襄阳城内的保安队根本就没想到贼兵会在突然间崩出来,一下子就被打懵了,没等这些保安队回过神来,贼兵就已经潮水般涌进了城内,驻守南门的两个保安中队很快就被全歼,襄阳城被李定国轻而易举地攻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