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其实也就是几十年,许多东西都还处于基础研究甚至理论中,真正爆发出来,还需要大量时间。
要知道华国可是一个完全错过了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国家,基础理论其实漏洞非常多,能追到现在这一步,只能用不可思议来形容。
想到这,吴斌就常常想起李岩刷微博时特别喜欢吐槽的一句话。
“媒体用嘴做科研,而科学家用手,谁更能带节奏一目了然。”
说回影响因子,它就是用来衡量基础研究成功的最有力数据。
因为基础研究的成果并不能直接作出成品来展示,所以大部分都是以论文的形式来发表。
那么怎么知道一篇论文的质量高低呢?看它的被引用次数就行。
那些被引用成百上千次的论文那就肯定是好文章无误,这里面可没有什么炒作,买数据,买水军,正儿八经的都是同行肯定才会引用。
而影响因子呢,就是这份期刊文章的平均引用次数。
在影响因子涨涨跌跌面前,就算是科研界的杂志,那也是很少能做到不卑不亢的,就如近年来相当火热的《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能源与环境科学)》就通过用增综减稿(科研大佬写综述,编辑控制稿件)的方法在五年内将影响因子抬到了22.118。
且不论口碑如何,反正它的成功模式已经是被很多创新期刊给借鉴过去了。
首先吴斌先看的是科研界的大趋势,也就是《Nature Index(自然指数)》
这是《Nature》出版集团在2014年搞出来的一个指数,目的很简单,他们将统计那些国际公认的68家一流学术期刊上的论文,然后通过三种计数方法来统计。
在【Country Outputs(国家产出)】这个页面里,吴斌就可通过AC、FC和FC三项统计排名来知道哪些国家今年是科研小能手。
首先是AC(Article Count),简单来说就是对于一篇文章,不管你有几卡车的共同作者,只要里面有一个作者属于某国的高校或者科研机构,那么这篇文章就让这个国家的AC值+1
第二百零八章 影响因子-->>(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