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灾害,但这些都是空泛之谈而已,这些士子多是大户人家出身,你让他们反对兼并和奢华的生活,那岂不是与虎谋皮?所以自然会有人站出来反对。
“呵呵,就算是朝廷减了税收,百姓恐怕也落不得好处。”有寒门出身的士子冷笑道,朝廷减税了,县里的大户、胥吏可不会如实相告,依旧会压榨百姓,为自己谋取好处。
“北斋先生,这位更生居士到底是何方大才?为何我等从未听过?”大家伙吵了半天也没吵出个结果来,唯有询问此次文会的主人北斋。
北斋自从南下以来,凭着自己东林遗孤的身份、姣好的容貌立刻得到了当地无数士子的追捧,然后北斋除了一手好丹青之外,还能时常拿出许多精妙绝伦的文章来,几次之后,她这所院落就成了江南士子关注的焦点。
“这位更生居士却是不肯显露身份。”北斋其实也纳闷呢,陛下到底从那儿找出来这么多好文章?她却是不知道,沈隆拿出来的这篇《治平》,乃是后人的作品。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清代乾隆年间的榜眼洪亮吉,他在《治平》和《生计》两篇文章中全面系统地提出了人口增长应与生产增长相适应的思想,比马尔萨斯提出《人口论》还要早几年,故而在后世被称为中国的马尔萨斯。
有明一代虽然理学昌盛,但也不是没有其他思潮诞生,王阳明的心学自然不用说;泰州学派的李贽批判重农抑商,扬商贾功绩,倡导功利价值;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这明末三大思想家自不待言,能涌现出这么多思想家,说明大明的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了理学的局限性,试图用自己的方法来拓展儒学。
若是任由他们发展,未必不能闯出一条新路来,可惜建奴入关打断了这一进程,让堂堂华夏变得万马齐喑,无人再敢进行思想界的探索,大家伙儿只能寻章雕句,弄些金石考据之类的玩意儿聊以度日罢了。
第1573章 北斋的新工作-->>(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