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9章:北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org
太平新篇无弹窗 第129章:北伐

    王财并不知道他这番胡言乱语到底能起多大的作用,但是他心里非常清楚,随着社会开放程度的加快,自己这一套虽然未必人人支持,但是天王洪秀全的神鬼传奇是肯定要破产的,到时候想解决洪教主也就具备了充份的群众基础,再也不用担心那些广西将军们有什么贰心了。

    和学生们聊了很久,王财又勉励了一番就让他们去吏部报到,充实到各个衙门任职,这些年青人的加入,立刻使天京洋务派的实力大增,洋务领袖徐寿笑的嘴都合不拢了,郑国被派去福建之后,他就觉得办洋务阻力更小了,加上各地新政的不断推进,圣库中的银子也越来越多了,在王财的大力支持下,他一口气在江西、福建兴建了十几个工厂,大部分都是关系民生的民用工业,特别是王财曾经提到的自行车,已经仿制成功了,中国人精于模仿的天性加上王财超前的眼光,使得生产出来的自行车无论是外观还是灵巧性上都远远优于西方同类产品,刚一在通商口岸露面就引来了洋人们的兴趣,采购订单也是雪片一样飞来,当初只想着能省点脚力的王财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沿海通商口岸的不断增加,大量洋货的涌入,也使得江南各省农民失业现象严重,原来封闭生产的小农经济在机器大工业的冲击下一个接一个的破产,大量手工作坊关门歇业,甚至有些地方上报说已经出现饿死人的情况了。

    实行圣库制度的太平天国怎么会饿死人?王财根本不相信这几份奏折,但是他也知道,历史书上强调过西方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所造成的严重危害,问题的关键在哪里?机器流水线生产出来的东西质量好,价格又便宜,加上中国几乎没有的关税,当然会对小农经济产生冲击,但是这种冲击又是社会发展所必然的,想要社会进步,就不能不面对这种阵痛。要想缓和这个社会矛盾,要么是发动对外战争,转嫁国内矛盾,这点王财不头痛,很快就要北伐了,仗不愁没的打,但是这肯定不是长久之计,甚至这是种两败俱伤的蠢办法,如何才能既让老百姓吃饱,又能推进改革的继续呢?

    “扩大内需”!琢磨了半天,王财脑子里突然跳出这个词来,既然外贸上我们没有优势,那采用政府投资的办法来增加国内需求,同时大规模的投次于国内基础建设,这样是不是可以降低日益严重的通货膨胀和失业呢?等到王闿运和李鸿章从海外回来,若是能吸引更多的国外资本到中国来投资设厂,那么就完全可以达到集天下财富为我所用的目的。

    想到这里,王财马上给内阁下了一道命令,要求政府每年投资于国内建设的预算不能低于每年财政收入的20%,要在十年内,将江南各省州、府一级的城市全部连通铁路,而路轨所到之处也必需架设电报线,这么大的工程光靠天朝政府投资肯定是不行的,具体是招商引资,还是继续从日本人那里抢,王财拍拍屁股,全部丢给内阁去伤脑筋了。

    自大清水师覆灭之后,江北的清军势力已经处在极度的混乱中了,曾国藩带了个好头,各省督抚如今对于清廷皇令都是阳奉阴违,纷纷练勇保境,号称节制江北五省军务的兵部尚书、太子太保顾诗虽然大权在握,但他的命令过过了山、陕就如同废纸一张,就连山东、直隶的清军也不肯受他的指挥,非但如此,虽然朝廷对于他编练新军的计划非常支持,但是却拔不出银子来筹办军械,西北各省又扣住协饷不放,原计划购买五万人的军械,到位的银子只够装备二万人,万般无奈之下,顾诗只好请求恭亲王奕欣出面,找洋人银行借款,甚至把年息抬到八厘都没人敢借,各国银都很清楚,这危如累卵的大清朝廷说不定哪天就要被江南的太平军给消灭了,此时借银子给他,那不是和丢到水里一样?谈了几次之后,只有几家银行肯借十万两银子,不但年息高达十厘,更是要求两年内还清,走投无路之下,也只能先答应下来再说。

    有了银子的顾诗立刻与英国人签订协议,定购了一批洋枪洋炮,加紧训练新军,而他赖以起家的一万淮军也已经进驻了蒙城布防,安徽巡抚福济则率领二万淮勇固守在临淮关,安徽按察使马新贻督军五千驻防怀远,新升任的亳州镇总兵苗沛霖在河南屠杀完捻军后也转身回防颖州,山

第129章:北伐-->>(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