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十一节 椰林照相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就撰写过如何搭建一个适合人像绘画时候获取最佳光线的场地,在何种天气下模特与画师的距离该如何安排,以及和摄影师颇有关联的一个技术:“原始暗盒投影”。

    林汉隆的这套东西,十分之精妙。不但配有一本专门的使用手册,还专门派了一个技术员来照相馆搞培训。

    既然花了大本钱搞了这套照明系统,二楼的摄影棚自然要创造高价值产品才能弥补成本。所以这个摄影棚主要用来满足那些中高端客户的需求。虽然现时还不能搞彩色摄影,但不妨可以多预备一些道具和服装。为此他专门向万紫阁定制了许多高级服装。

    照相是一种新生事物,大多数老百姓对照相是没有概念。除了归化民因为在入职的时候需要拍照制作证件和档案之外,普通百姓平日里没有拍照的经历,更没有需求。所以这行当还得从无到有的培养客户的消费习惯。

    好在元老院在工业口能稳定的生产摄影耗材之后,已经开始推行证件照片制度。随着身份证件在全民开始推广,椰林照相馆的生意是不愁做的。

    但是这种靠着行政政策“喂饭”的生意,黄元老是看不上的。他雄心勃勃,要开拓更多的生意。

    参考旧时空的照相馆的生命历程,大致是从晚清传入,一开始被视为“摄魂”,然后到二十年代逐渐被大众接受,有了商业化的照相馆,再到三十年代之后成为“时髦”,五十年代之后的推广普及,九十年代的婚纱摄影异军突起,再到二十世纪初数码摄影的普及而衰微。眼下的海南岛的大部分地区大概可以算是二十年代,老百姓至少已经不把照相当作“妖术”了,至于广州,暂时还是晚清的水平。

    既然不把摄影当作妖术,就有商业化的前景。但是老百姓还没有消费习惯,需要他来引导培育。

    好在临高有一个非常大的优点,那就是在所有元老院的辖区里,这里是媒体行业渗透最深的地方。仅发行的普及型报纸杂志就有二十多种,订阅覆盖的人群达到全部人口的40%以上。报纸杂志上刊登的照片就相当于广告,把照相这个概念潜移默化到生活中去。

    当然仅仅这样还不够,所以黄耀民还和丁丁谈了广告合作项目,在媒体集团属下的各大报刊杂志上连续刊发照相馆广告一年,除了普通的广告,还包括若干软广,主要是通过故事、连环漫画这些形式来推广“去照相馆拍照”“重要的日子就要摄影留念”“留住最美好的瞬间”之类的概念。

    他和格子裙俱乐部的诸位运营也谈了合作。免费为他们旗下的“剧团”拍摄公式照,放在小剧场的演员墙上,并且承诺照相技术进步之后免费为成员拍摄一套写真集。换取了在剧场进行推广照相馆的便利。

    自然,广州也在黄元老

第七十一节 椰林照相馆-->>(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