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wangshugu.org
接下来的两天,黄芷汀开始抓紧时间和辽东的大商人们商议收购人参、鹿茸等名贵中药材以及销售安南大米的事情,这里头当然少不了京华从中穿针引线,甚至还要充当信誉担保等,不过这都是些细节问题,此处就不赘述了。
高务实这边也挺忙,辽东除了计划中的“重工业”发展对他来说似乎只需要照搬开平模式之外,农业方面的问题简直能让他愁白头。
此时此刻的他真是格外的体会到了后世那位袁老先生的伟大,眼下大明整个国家的田亩单位产量放在全球来看都是高产了,可惜在各种天灾之下,仍然不够,而在辽东,仅仅用“不够”来形容,真的太过于轻描淡写。
不做巡抚的时候还不知道,做了巡抚之后,高务实特意调用了一批高国彦亲自带出来的财务人才来做计算,才发现辽东每年的粮食缺额高达五千三百多万斤,除了辽东的额盐可以从内地换来一部分之外,最终缺口居然仍有四千万斤左右。
四千万斤,那就是两千万千克,折合两万吨,算换成吨之后看起来好像数目也不大。
不过,辽东的实际人口可能也就四百万,这四百万里头还并不全部是汉人,按照大明官方的粗略估计——它只有粗略估计——汉人占“十七”,也就是七成,那就是不到三百万。
就按三百万计算,这四千万斤的缺口,相当于每人每年的粮食缺额是13斤多,的确不多,可是这里面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你以为这年代的人每顿饭都能吃到大米?
高务实当然可以,可辽东的平民能有这个待遇,这是典型的没睡醒。
辽东的普通百姓吃的东西那真是够复杂的,各种粗粮已经算好的了,野菜也不错,各种毒不死人的草、根、树皮都是盘中餐。至于说打猎,这玩意可不是说着玩,要能耐得很,而且又不是旱涝保收项目,只能看脸。
捕鱼捞鱼当然也是选择项,但同样需要技术、需要工具,甚至就是钓鱼也没那么简单——你有这闲功夫还不如去多做几分工来得实在!可是辽东既然生产力不高,显然银价就贵,京师一个短工每个月好歹能干个二两多银子,在辽东几乎要减半,这就是差距。
至于每顿饭吃大米,那说明这家人要么祖上经营有道、家底殷实,要么至少得家里有个举人老爷才行,秀才都很难做到——李成梁早年就是秀才,却穷得连去京师办手续继承父职都做不到,这就是明证。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辽东人口的平均粮食缺额居然还有13斤多,这就很不科学了。
高务实算过田亩数,也算过平均亩产,但最终的结果却始终对不上号,两者之间明显有很大的疏漏。
这个疏漏,只有可能是个别人占据了太多的田地,而且这些田地还是通过投献、诡寄等手段被隐瞒掉了。
真是见鬼,难怪之前清丈田地的时候山东查出那么多隐田,现在看来山东的清丈还是有问题,最起码军屯田肯定没查明白。
而辽东又是个“军管区”,流官文臣们一般不会有什么兴趣在辽东大置家业,顶多就是祖籍辽东的吏员们会从中捞一笔。
高务实用脚指头都能想象得到,真正在其中吃肉喝血的恐怕都是武将,很多军官将领名下一定有大量不在册的隐田,至于这其中最大的一家,那也不必多想,肯定是李成梁家族了。
天下乌鸦一般黑,这事儿不能单怪李成梁贪,这一点高务实清楚,不过现在辽东的局势只是从外表上来看好了不少,内里这么一团稀烂的话,迟早还是要出事。
将来“玉米计划”搞好了,当然可以解决一部分问题,可那是治标不治本的,要想治本,还得从制度上想法子。
李成梁到底占了多少田,其中有多少是侵占军田,有多少是“非法所得”,又有多少是目前还处于灰色地带的那种,这都不好说。
但在高务实看来,灰色地带的那些他暂时还可以容忍,侵占军田和彻底的非法所得,那他就肯定忍不了,这些东西一定要在自己任内想法子改变,就算自己任期不够,没法搞彻底,也必须得探索出一条路子来才行。
这两天时间里,他的一大半精力都投
第217章 “皇爷急召”-->>(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