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30章 预先定策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以及他的核心统治班底在军事上不在行。如果他有信长那个级别的军事能力,他也没必要搞什么招安,直接推平一切非嫡系,建立一个中央集权的政府,这样格局肯定会大大的不一样。

    家康虽然还是搞封建制,但在这方面做的就比他稳妥多了,当然了,家康也没能完全斩草除根,最后变成了倒幕的祸患。”

    刘馨两手一摊:“我有一点好奇,以你的介绍来看,丰臣秀吉的武略看来的确不怎么……出众。但同时你又说他搞的五大老制度也是败笔,征朝鲜可以说是只看到成功的好处,没看见失败的后果,再加上最后一条贸然赐死丰臣秀次——这岂不是说丰臣秀吉连政略也不怎么样了吗?

    类比一下我们中国,结束战国实现统一,这可是秦始皇那个层次的功绩啊!再考虑到丰臣秀吉的出身,他差不多也能算是个日本的秦始皇了,怎么照你这么一分析就全是败笔了?”

    “嗯,好问题。”高务实苦笑道:“站在国家层面来看,赐死秀次肯定是大大的败笔,但作为一个‘人’来说,这事其实也不能完全怪秀吉。但凡是个人,谁都有私心,况且秀吉当时年纪也大了,我们谁能保证自己在秀吉的位置上,就能忍住私心不让自己亲儿子继承呢?

    只不过这一来就又回到了老问题,丰臣家人丁太少。他丰臣秀吉要是能像德川家康一样,一生就生十几个儿子,那这就根本不会成为一个问题。我只能说,保证自己有一副健康的身体,拥有稳定甚至足够的继承人选,也是作为战国大名的一项重要能力。在这一点上,秀吉真是被家康爆出翔了。”

    刘馨偏着头问道:“那你怎么解释丰臣秀吉的成功?”

    高务实撇撇嘴,反问道:“京华能够拿下南疆,靠的是什么?”

    刘馨一愣:“什么意思?”

    高务实笑了笑,又道:“那我这么问吧,京华拿下安南靠的是什么?”

    刘馨有些莫名其妙地道:“靠的是京华财力雄厚家丁精锐,以及岑黄土司的支持。”

    “家丁精锐的前提实际上也是财力雄厚。”高务实略微纠正了一下,然后道:“丰臣秀吉的能力表现,就和京华拿下安南之前差不多,靠的是控制强大的商业财力,然后以此为基础拉拢一些盟友,对其敌对势力形成实力优势。

    高务实笑道:“他之所以长期坐镇大坂,正是因为大坂就是当前日本最大的商业城市。而且你提到这一点之后,我忽然想起来另一件事,更能说明丰臣秀吉对‘力量’的认知。”

    刘馨问道:“是什么事?”

    “丰臣秀吉对于征服大明之后的打算。”高务实忽然忍不住哈哈一笑,道:“他认为攻取大明之后,可以让天皇呆在北京,他自己……你猜他打算呆在哪?”

    刘馨想了想,迟疑道:“南京?”

    “不,他打算呆在宁波。”

    刘馨顿时瞪大眼睛,一脸诧异地道:“宁波?为什么?”

    “因为在他的认知里面,宁波长期以来都是中国的重要贸易港口(尤其是对日贸易),所以他认为坐镇宁波就可以掌控大明的贸易,继而掌控财富,最终掌控天下——就像他在日本时所做的一样。”

    “我……”刘馨以手扶额,摇头道:“我一时之间,竟不知该如何评价才好。这个计划实在是太过于荒腔走板了一些,你确定这是事实吗?”

    “这个说法可不是源自于什么民间传说,是真有来历的。”高务实道:“是丰臣秀吉的近侍山中长俊在《组屋文书》中记载下来的。”[注:此来源为《秀吉と文禄?慶長の役》,日本佐贺县立名护屋城博物館、2007年、43页]

    高务实又笑了笑,继续道:“山中长俊作为秀吉时代的官方笔杆,负责了续写《太平记》的后章《中古日本治乱记》的工作,可以说是最接近国家一级史官的存在。

    同时,在山中长俊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增补修订的最后几年,秀吉已死,所以我个人认为山中对于秀吉的记载是相对可信和客观的。因此我认为‘秀吉曾计划将大本营移动至宁波’这一传闻也是基本可信的。”

    “他真的认为宁波是中国的贸易……主城?”刘馨看来仍然有些不可置信。

    “宁波在中国海事领域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第230章 预先定策-->>(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