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的高低,决定了马的动能在多大程度上能得到应用,所以“御”和礼、乐、射、书、数一起,被列为先秦士大夫必备的生存技能。高明的御手甚至能因御术而跻身权贵,周穆王的御手造父,传说就是因为“长驱归周”,“一日千里”,使西游昆仑的穆王及时回师平叛而最终发迹的。
秦皇汉武之所以成就霸业,也与其重视大型役畜这一战略资源不无关系。商鞅变法的主旨即为“耕”与“战”,所以役畜就显得尤其重要。当时“盗马者死,盗牛者加”的重刑,既反映了国家对官牛资源的保护,也从侧面证明了农业社会对役畜的迫切需求。
汉朝大力发展马政,才得以建立了行动迅速而灵活的骑兵部队,与匈奴骑兵的速度缩短了差距,而且也解决了粮草供应和辎重运输问题,使得汉军能够深入大漠腹地追击匈奴。
明朝饱受蒙古侵扰,因此非常重视马政,动辄即高呼“国之大事在戎,戎之大用在马”。明代尽管重视马政,但至宣德年间即自告废弛,宋、明两朝先后亡于蒙古和满族铁骑,与战马偏少而质劣不无关系。
为了使役畜的强大驱动力在战争期间发挥出来,秦朝实行“车同轨”,还“为驰道于天下”,以便能在必要时以最快的速度向各地投放武力。
牛对运输与农耕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马。虽然马也可以“牵犁耜,驾粪车,辟土沃田”,但在绝大多数时候,这些工作是由更温顺、更易养活的牛来完成的。
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的竹简《厩苑律》表明,秦国曾为了大量孳息和使用牛耕,对养牛户的牛进行肥瘦评比,主管养牛任务的田啬夫会因此而受到奖惩。
东汉名士应劭把耕牛保有量视为国家强弱的标准,声称“牛乃耕农之本,百姓所仰,为用最大,国家之为强弱也”。
武则天当政时期,曾大购牛羊,“以广军资”。她的大臣张廷皀将耕
第113章 新的世界(2)-->>(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