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了蜀国,还未有消息传回。”弘治皇帝笑容可掬。
陛下的演技,堪称老戏骨。
严成锦在一旁惊叹的同时,暗自揣摩记下。
太皇太后叹息一声:“哀家听闻,安陆州洪水冲堤,百姓藏于舟船上,才得以幸存?”
“确有此事。”
弘治皇帝丝毫不回避,郑重地道。
周太后摇头:“哀家本不该管朝中之事,可佑杬也是先帝的骨肉,当初你父皇和百官,欲立他为太子,哀家保你,可如今……总觉得对不住他。”
这孙子从小聪明伶俐,比弘治皇帝讨人喜欢。
周太后记得,弘治皇帝见了人,总是彬彬有礼,而佑杬上到朝臣,下到宫女,皆夸赞不止。
严成锦倒是能理解,手心手背都是肉。
周太后待兴王的感情,应当同弘治皇帝一样。
弘治皇帝显得极为难,又隐隐对兴王有些怒意,竟将疏奏传到仁寿宫来。
“严卿家,朕听你说,理科有治汉江之法,你与太后说说。”
严成锦点点头:“禀太后,臣命谢丕开凿汉江的水路,十二条,此十二条水路竣工后,安陆州的水患,或许可解。”
谢迁有些担忧,万一治不好,太后岂不找儿子问罪。
“臣觉得,还是等竣工后,再下定论不迟。”
太后长出一口气:“水患屡治不绝,你还不如,给兴王换一处封国呢。”
弘治皇帝接不上话。
这如何接,他看向严成锦,此子向来有主意。
严成锦正在替弘治皇帝想办法。
正在这时,仁寿宫掌事太监赵佶走进来:“萧公公有要事求见。”
萧敬在殿门外,手里拿着谢丕的疏奏,在宫中呆久了,深知陛下在太后面前,必然为难。
有谢丕这封疏奏,兴王再多委屈,也百口难辩。
看太监出来宣,萧敬忙走进殿中,“陛下,谢丕传回的急奏。”
谢迁猛然抬头,虽不知疏奏是何内容,可此时听到儿子的名字,便知足了,活着便好。
弘治皇帝打开看了眼,脸色不自觉黑下来,“兴王罔顾百姓性命,实在令朕心寒,如此心胸,朕还如何将大明的疆土交给他。”
严成锦有点懵了。
兴王杀人放火了?不过,看来谢丕没被朱佑杬推下汉江啊。
第414章 夺人先机-->>(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