稷根基的灾难!”
王华见众人神色凝重也开口安慰道:“诸位大人也不必太过忧虑,有清源在,江南的行政效率必然是可以保证。不仅仅是行军打仗的好手,抚民治政亦不在话下,且他也是精通医术,有他在江南,我等可以放下心来。只需全力支持即可。”
杨清源在士林的名声褒贬不一,可在场的人都是知道他的能力。
一直默默无闻,降低存在感的工部尚书赵言也在此时应和道,“杨侯有经天纬地之才,济世安民之心,必然能力克时疫。”
若说在场哪个人最感激杨清源,那工部尚书赵言一定能算一个。
赵言的能力毋庸置疑,先太宗文皇帝看人很准,手下重臣中基本没有昏聩无能之人。
赵言在工程水利,兴修河道之事上,确实是专家级的人才。
不过他曾经是楚王党的核心中坚,在楚王被先熹宗厉皇帝朱瞻坤毒杀之后,他一度以为自己要完了!
朱瞻坤不会将楚王党赶尽杀绝,反而会留下一部分人以示自己的大度。
但留下的人绝不会是工部尚书赵言这个分量的人。
然,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杨清源一波清君侧,扶立麟德天子登基,之后仅仅处理了一些贪赃枉法、尸位素餐的官吏,而赵言反而被留下来继续委以重任。
如今算来年岁也快到致仕的年纪了,赵言心中对杨清源是无比地感激,即便平时一直多做少说,这时候也忍不住站出来充当捧哏。
王华对于赵言的话表示了肯定,可话锋一转,“不过,清源虽然才干过人,但此刻的金陵缺粮少药,金陵有人口二百万人,其中染病者已过二十万,这二十万人的一日用药用粮,不可计数。他当前已经打开了金陵的应天仓。但药材依旧紧缺。”
众人的目光此时都看向了麟德天子。
这算是对这位少年天子的一次考验。
朱瞻垕身姿挺拔,在思索片刻之后,开口道,“王卿,拟旨,着加武乡侯,太子少师杨清源黜陟使衔,督越扬两州军政要务,总理金陵防疫之事,遇事不决可先斩后奏!令着徐州、荆州、豫州刺史全力调集药材,支援金陵。若有迁延懈怠者,严惩不贷!”
朱瞻垕的决策很大胆,可在御书房的众臣眼中看来,算得上英明果决。
勇于放权、判断正确、旨意果决。
他们所想之分权,只是想要制衡天子,不让皇权失控,并非真正的要天子做一个傀儡。
“臣遵旨!”
“陛下圣明!”
……
——
然而神都的风波却没有这么快平息。
扬州金陵发生大疫的消息还是被有心人传到了神都。
在联系到麟德天子刚刚下达的圣旨,即便是阁部重臣刻意淡化,但还是有不少人猜到了疫情的规模。
朝中的一些人坐不住了!
虽然经过三年的清理,大部分的朱瞻坤旧党已经被清理,但当时政变之时对付的可不仅仅是朱瞻坤一党。
李宏毅、孔勤礼、长孙辅机等人也涉及其中,在事后被清算。
李宏毅、孔勤礼二人以诬告、弄权、媚上等罪名被斩首示众,
而长孙辅机只是推波助澜,事后自己告老致仕,还乡而去。
这三人虽去,但他们在朝中的党羽还是不少。
特别是李宏毅和长孙辅机,他们两人是正牌的阁殿大学士,辅政多年,自己就是一棵参天大树。
即便是麟德天子、王华尽力清除,也没能完全收拾干净。
除此之外,还有一伙人隐藏于暗中。
赵王的支持者。
趁着当初的政变,赵王也伺机将一小部分的人安插进了朝堂。
现在金陵大疫,正是这两伙人的机会。
于是乎立刻就有官员在第二日的大朝之上直言上谏,“疫病乃是天灾,陛下崇信奸佞,手足相残,导致上苍震怒,天下灾祸于我大周,此非人力可抵挡,臣伏请陛下下诏罪己,祈求上苍垂怜,消雷霆之火,保我大周社稷,万世永存。”
这一番话,将疫病发生的所有责任都
第七百八十六章 神都动荡-->>(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