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被拖进地泉深处。
“你知道吗?就因为这个老大爷的恐吓,我的整个小学生涯都不敢呆在学校太久,最后就连毕业晚会都没敢去参加,生怕被无头尸体给拖走消失。”
女生不解地望着他:“哦?想不到你小时候胆子这么小?”
男生连忙红着脸反驳道:“重点不在这里,我说的是这件事情背后!而且你知道吗,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常有一群同学在放学后踢球,最后真的有个孩子失踪了,他的父母认为是被人贩子拐走,跑出去发了疯似的报警找了四五年。”
“可是当天一起踢球的同学偷偷跟我们说,他们几个其实看见那孩子跑到了墙角边捡球,然后他就这么毫无征兆地,被一双大手拖住消失不见了!而那堵墙是各个班级的板报墙,后面是隔壁的实验幼儿园,根本不可能藏得下人贩子的身影,除非那人的头被砍掉,才能藏在那样的矮墙底下伸手抓人!”
女生越听越悚然,连忙停住了跟随的脚步,用较为严厉的语气回答道:“你再这么胡说八道地吓唬人,我立马回酒店去了哦!”
男生连忙也停住了说话,摆着手说道:“没有没有,我们小学又不在这边,还隔着好几条街呢,况且最后这件事公安也是作为拐卖案立案,这只是孩子们的添油加醋嘛。”
他们此时已经来到与崇阳溪一线之隔的小路上,旁边是铁竹木制品店和寄卖行,招牌都已经有些斑驳古旧,若不是抬头能看见横亘在楼外的崇安大桥,他们更像是误入了一处因时间遗剩而风平浪静的台风眼中。
“说实话,我对历史的兴趣启蒙可能也与此有关,每次听门卫大爷说起很久很久以前的那场大战,我一边害怕的捂住耳朵,一边却兴奋到浑身颤抖,到最后我也不知道是恐惧还是激动,似乎历史本身就携带着神怪奇诡的力量,就像一具死去安眠的尸体,而我是一位盗墓的恶徒,为了看见云龙半爪都足以让我奋不顾身地去探索,种种关于明清的历史事件我几乎是过目不忘!”
对于这一点,女生倒也有所耳闻,这个男生属于严重偏科的那种类型,他对于现代历史学的分析论证毫无钻研,却对种种历史事件考据充满了兴趣,那颗脑袋就像一部精密的机器,装着种种犄角旮旯里搜集来的库存数据,才读到大三,就已经有研究明清经济史的教授约谈过他,大有将他培养一番的意愿。
“离题有点远了啊,你东拉西扯这么多,跟咱们现在要去看的东西有什么必然联系吗?”
高挑女生一针见血地指出他的问题——与男生相反的是,女生所擅长的刚好就是剖析和解构种种历史细节,她极其相信世上有一种方法论,可以统筹解决种种历史疑难,而这种方法,如今正在她的大脑里构建成长着。
男生连忙从回忆里抽身而出,十分笃定地告诉女生:“是这样子的,在暑假前期的这段时间,我重新思考走访,搜集了崇安本地的历史资料,试图还原当地传说的面貌。”
“老人说这场大战,实则发生在南宋灭亡那年,许多亡国宋人想要奔逃到武夷大山之中躲藏,却被元兵追赶剿杀,这些亡国之民最后于崇阳溪畔消失殆尽,只留下让当地人心惊胆战的记忆。”
女生也十分笃定地回答道:“不可能,这个说法太过久远,民间传说集体记忆向来存在层累捏造、附会因袭的情况,根据现在的研究成果,一段故事最长流传不超过一百年,就会变得面目全非了。”
男生嘿嘿笑道:“你说的这个研究成果我好像读到过,应该是用于研究现代都市传说的流传型变,拿来研究猫脸老太太、灵异公交车啥的还行,但跟历史学没有什么关系吧?”
高挑女生不悦地说道:“总而言之这个故事可信度很低,研究下去不过是浪费时间。”
男生点点头,继续说道:“没错,因此我也推翻了这些搜集来的观点,但还是从中总结出了一些比较具有特征的形容,比如这些人被屠杀的人语言不肖本地,聚众成群来源不明……”
“对了,老人们经常提到这次杀戮的历史节点,都是在农历二月的时分,我查找到《武夷山志》中的记载:以城关为中心,每年农历二月初六,集中竹竿柴棍农具及一切日用品于城防售之,故得名‘柴头会’。”
女生终于点点头:“这些形容,很符合封建社会对于外乡人的排外和恐惧,而且往往会妖魔化那些打破他们平静生活的因素。像这种墟市交流互通有无的机会,本就是那个封闭时代最为常见的人口流动,产生动乱的概率自然也就增大了——只不过这个故事里,并非外乡人大开杀戒,而是被人大肆屠戮?”
男生终于露出了笑容,抬起头望向了高挑女生,往前行动的脚步也越发轻快。
“没错!故事模型历史有意义的部分,已经被我们取得了,那么接下来我们需要做的事情,就不再是被他们过度渲染和形容套着走,而是从浩如烟海的历史进程里,寻找能够符合这些特征,并且
第二百九十二章 惊心处处同-->>(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