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就能打死十几个人。
巴雅尔小队前面是白音登城小队。
他们第一排是手持盾牌和蒙古刀,采取半蹲阵型向前进。第二排持三米的瑞士长戟紧随在后。杨凡的步兵一旦结成阵列,战斗力立刻翻倍。
黑云龙的家丁试图把溃退的卫所兵赶回来,结果在刀盾阵列前再次被打崩。瑞士长戟的刺杀和砍杀、勾杀。直接干掉了五十多个人。
黑云龙眉头紧皱,卫所兵已经丧胆,不堪再战了。如果不是城墙上,前有敌兵,后有督战家丁,他们早跑了。
杨凡这些步兵的冷热武器配备,队形变化配合,在这个时代都是顶尖的。
毕竟从1500年以来,五百年的时间充分的战场实践,足够现代把这些兵种、武器、阵型研究的明明白白的。
根本不需要再走弯路。用人命去试错。
另一侧则是乌云小队在前,麻飞云小队持燧发枪在后。向着另一侧城墙攻击前进。
此时黑云龙带着两个儿子已经被阻断在西面,他们指挥着着剩下的百余人的家丁,用长枪和三眼铳押着剩下的百多卫所兵拼命抵抗登城部队的进攻。
另一头城墙上,营兵把总王芬,他带着三百营兵在东侧拼死抵抗。但是两头都在后撤。越来越多的敌人开始登城。
现在随着登城的部队越来越多,他们十分惶急。眼看这段北城墙就要失守了。
黑明廉大吼着:“盾刀兵都到前面去。快点。三眼铳跟上,所有铳手全部过去。”
关键时候,剩下的六十支三眼铳终于装弹完毕了。这些三眼铳性能又烂,装弹还费时费力。
家丁里的三十名盾牌手本来是保护主将的。现在,也不得不去最前面了。
这些士兵用的盾牌是燕尾牌。这种盾牌是万历时期广东人发明的。主要优势是用比较轻的桐木制作,可以挡住日本刀。同时因为重量轻,士兵不着甲胃,可以靠着挥舞盾牌防护。
因为既可以挡住日本刀,又可以一只手轻易的挥舞,所以发展出了,各种轻盾牌战法。
戚继光统领北方边军后,对九边进行整顿练兵时带了过来。后来就成了九边的标配盾牌。并且深深的影响了后来的满清盾牌样式。
这种盾牌是长方形的,宽八十公分左右,高一米四左右,顶部不是平的,而是下切掉一个三角形豁口,有些像是燕子的尾巴。所以叫燕尾牌
这种盾牌斜着向前放置,有一定的向后的坡度。不容易被推到。
盾牌兵半蹲可以完全掩护身体,而三眼铳则可
890、北城墙的血战-->>(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