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器,三彩等,高手们特么……真的在民间。
于是就会闹出故宫博物院专家花十万元在潘家园买到高仿北魏彩釉人俑的传奇故事。
而瓷器成为重灾区的原因又有不同,瓷器的仿冒不是从现在开始的,而是每一个王朝的安定期都毫不例外地会掀起一股收藏热,而历朝历代对前朝精品瓷器的仿制,那是锲而不舍坚韧不拔。
到了现代,现仿古瓷的难度还是极高的,除了建国初期和改开初期集中全国精力搞攻关搞出来的两批高仿古瓷具备这样的实力外,剩下的则主要是利用前朝的古瓷,冒充更加前朝的古瓷。
这是一个相当考验眼力的工作,比如清代的制瓷技术精益求精,仿古之风盛行,到了乾隆时期,瓷器的仿古技术已达到了随心所欲、运用自如的程度。
此时的仿古瓷器品种包罗万象,已经被搞成了好几个系列。
其一是釉色仿古,宋代五大名窑和前朝名窑如龙泉窑,越窑,都是乾隆治瓷高手们疯狂模仿的重灾区,尤其是哥窑、龙泉窑,乾隆官窑已经可以模仿到青出于蓝的程度。
其二是青花仿古,重灾区则是明代永乐、宣德的青花,从青花呈色到器物的造型、纹饰全面复制。
不过青花有一点好处,那就是明代的青花料在永乐、宣德二朝,以郑和七下西洋带回来来的优良的苏麻离青为主。
苏料呈色浓艳美丽,加上永宣瓷器雄健豪放的风格,使得永宣青花被历代追崇,成为青花瓷的至尊。
而后的成化青花也有部分使用苏料,但更多是因原料稀缺而采用的国产“平等青”,也称“陂塘青”。
这种产于江西乐平的青料发色浅淡而呈灰蓝,清丽淡雅,衬以洁白温润的胎釉和纤细的纹饰,使得成化青花成为明中期青花艺术的代表,玲珑秀奇独步一时,为世所珍,历朝历代均以仿制。
得益于平等青的清谈典雅,这一青花瓷器风格延续了成化、弘治和正德三朝。
到了嘉靖、隆庆至万历前期,青花料则开始使用一种蓝中泛紫的材料,产于回疆,成为回青料。
第三百六十五章 历代造假史-->>(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