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说。」李光南笑道:「先跟老先生打招呼吧。」
周至这才将手伸向人群里年纪最大的那位老者:「徐先生,实在是久仰了。」
「周小友,那我该说什么?」那名老者笑道:「同仰同仰?我们差不多算得上同门师兄弟哟!」
「岂敢岂敢。」周至吓得都差点站不稳了:「实在想不到,三星方面把你老人家都给惊动了!」
现在站在周至面前的这名老者,却是和王老爷子,启老爷子一样,国内收藏鉴定届泰山北斗一样的人物——徐邦达。
徐邦达年轻时候家境殷实、交友广泛,父亲徐尧臣经营丝绸生意,不差钱,加上性情儒雅,喜好文墨书画,闲暇时热衷于收藏,凡过眼名家书画,只要相中了,便会不惜重金购进收藏。
因此徐邦达自小就受到家庭环境的熏陶,十四岁开始师从沪上着名的书画鉴藏大家学者李涛、赵叔孺、吴湖帆传授诗词歌赋及绘画艺术,同时学习书画鉴赏。
十八岁徐邦达花了二十两黄金买下了他绘画一脉的祖师,清初「娄东」领袖王原祁的画,最后发现这画乃是赝品,从此开始努力发奋。
五年后,故宫重要文物南迁,万余箱的珍贵文物分批运抵沪上,后又运至南京。
当这批文物停放上海期间,徐邦达抓住机会去库房观摩,在那里看到了这两幅真假《富春山居图》,两幅画上都有乾隆御笔分别题说其真伪。
徐邦达仔细考证后,发现乾隆御笔题说是假的那张《无用师卷》,实际却是真的,而乾隆题了很多字说是真的那张《子明卷》,却是假的。
这一说法推翻了清朝宫廷的定论,还黄大
痴杰作以真面目,徐邦达也因此闻名天下。
此后七八十年间,徐邦达为国家鉴考、收购、征集传世名迹接近四万件。起步时的一次走眼,并没有影响他终成为和王老爷子,启老爷子那样,一言九鼎的国家级书画「掌眼人」。
这批古代书画基本都成了故宫博物
第一千九百零四章 徐半尺-->>(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