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问题。」
上一世历史上张飞庙的搬迁工程花了上亿,但是那有一个前提,就是以七八年之后的物价来论的,现在立即开工,差不多还真就李老三说的这价钱。
对于利用富豪们迷信的心理,让他们掏钱维护国家不可移动文物这样的事情,周至还是乐见其成的,因此也就懒得再劝,现在的国内市场堪称投资的黑土地,插根拐杖都会生根发芽的那种,尤其是对于李老三这种玩资本的人来说更是如此,因此让他出点血,啊不,让他满足一下愿望,本身是两全其美的事情。
巫山是文保基金会工作的重点地区,因此考察船在这里停留的比较久。
除了这里地处中游,上下游距离都合适,方便工作开展以外,还有就是这里有不少的古镇,需要基金会将之搬迁到蜀都去。
巫山的大昌古镇就是其中的典型。
大昌古镇位于小三峡之一的滴翠峡峡口往上十公里,大宁河东岸。
古镇始建于晋,距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历史,东西主街长约三百五十米,南北长约两百米,是三峡地区保存相当完整的一座袖珍古城。
古镇地处渝、鄂交通要冲,文化遗存十分丰富,新石器时代、商周时代的文物都有发掘。
在古代巴国时期,食盐价值巨大,大昌正处于盐道上,这里自然兴旺发达起来,一度成为「巴墟」,也就是巴国都邑所在。
《山海经》中记述「巫臷国」「不绩不经,不稼不穑」和「鸾鸟自歌,凤鸟自舞」,讲述的就是靠盐业和运输立国的故事。
直到宋代这里盐业都非常发达,北宋着名的盐监「大宁监」,就设置在这里。
明朝崇祯十三年,「张献
忠陷大昌,总兵官张令战死」。从此,大昌发展势头急转直下。
清朝康熙九年,因连年战争、钱粮无几,民众寥寥,大昌县并入巫山县,大昌置县历史结束。
随着「湖广填川」政策的开始,外地移民
第一千九百七十四章 二爷三爷一起拜-->>(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