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wangshugu.org
一类是论据充分扎实的学者型文章,驳斥之前社会上的一些混乱文化思潮。
写这类文章的一般是学术水平比较高,早就想要发出良心话的学者,有些就是学校的教授或者研究员,以前的投稿常常被杂志社以不合要求拒绝掉,而网络平台给了他们发声的机会。
一类则开始反击一些杂志上对西方的过度美化,现在大家可以访问到一些外媒网站和学校的信息资料库,只要外语精通,就能够看得出来,国内许多杂志对西方明显带有“美颜滤镜”,他们会找出西方的一些诸如社会案件,种族歧视之类的报导信息和统计数据来加以驳斥。
很多大学生喜欢干这个,虽然采掘事实对抗谣言本身是一种天真的斗争方式,但是胜在简单直接,不用思考太深,还顺带着学习外语,因此也不妨碍他们干得兴高采烈。
还有一类则直接开始打脸“公知”,扒下他们的伪装,将他们的嘴脸暴露在网上。
这一类人有点网络八卦记者的天赋,至于说其目的真的是为了“弘扬正气”,还是初步搞懂了“眼球经济”的互联网本质,倒也很难讲。
不过起码也将几大高校论坛的知名度提升了一大截,甚至有不少传统媒体都予以摘引和转载。
这部纪录片是池薛荔的转型大作,从和周至相识时的省台新闻节目主持人,一步步发展为当红节目制作人,频道总监,现在终于实现了自己的读书时候的理想——纪录片导演。
这个职业其实是有一定的风险的,尤其是社会类和文化类的,既容易带来大名,也容易遭遇批判。
这部纪录片的思路,大纲,甚至许多文案都是周至写的,但是考虑到这部片子可能会造成的影响,就连周至都不免有所顾虑。
现在可不是后世国家已经全面强盛的时代,民族自信也还没有起来,纪录片虽然注重文史的史实呈现,但是其底色和基调是非常明显。
将这份资料交给池薛荔的时候,周至也将这份顾虑告诉了她。
池
第两千三百三十三章 过节-->>(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