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也可能完全不对。
这两条路虽然看似有些矛盾,其实是统一的,只是在科学技术还没有发展到完备之前,各自在不完善的条件下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论而已。
如今两种理论其实存在合流之势,比如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中间交给计算机系统实现的逻辑过程,其实可以视为一个“黑匣子”,人类需要关注的,只是输入的完备性与输出的正确性。
这种思路的指引其实非常接近人类用来研究社会问题的方法,也就是文科方法。
数据的逻辑结构分作了线性结构与非线性结构,线性结构的意思就是一个结点元素,只有一个直接前驱和一个直接后继,在绝大多数人,尤其是取笑中国没有逻辑的大殖子们脑子里,逻辑就只能是线性逻辑,因为他们所能够接触到的基本的数理化,都是这种线性逻辑的代表。
而非线性逻辑指的是一个结点元素存在多个直接前驱和直接后继的逻辑现象,最显著的就是人们对美学,对文学,对艺术的欣赏功能,你觉得一幅画画得好,或者画的坏,其理由绝对不会是简单的线性逻辑,而是诸多前驱条件作用而成的共同结果。
中国人在理解非线性逻辑这种复杂现象上有着先天的优势,而二极管们的思维理解不了这么高级的逻辑结构和思维原理,他们忽视了中国数千年来的数学成就,工学成就,文学成就,美术成就,音乐成就,只认定替工业革命插上翅膀的线性逻辑才是逻辑,而忽略了人脑中更加复杂的非线性逻辑。
结果就是嘴上喊着独立思考,其实是既不独立,也不思考。
周至看着麦小苗提出来的这么一篇文章,思路就跑远了。
这篇论文里提到的东西其实已经超越她的导师蔡少棠的三大研究成果,虽然基础还是那三大理论,但已经属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了。
“谈谈赔偿的事儿吧。”周至已经暗下决心讹诈面前的小姑娘一把,最好将她绑到四叶草的战车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