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商人,最擅长权衡利弊,绝不会给官府留下致命的把柄。
苏河听着杨文才的说法,他也没有偏听偏信,立刻让周方志随机叫来一个学徒工。
柳珠儿被叫了出来,她紧张的走出门。
看着门外站着的这群人,她万分紧张,都不太敢开口说话。
苏河语气柔和的说道:“小姑娘,我问你一些事情,据实回答有奖励。”
柳珠儿神色紧张,回头看着身后的管事阿姨。
管事知道来的这些人都是大人物,这家工厂最大的东家,都在一旁陪同。
她立刻安抚道:“柳珠儿,你照实回答,这些大人的问题。
只是问你一些问题,你不用害怕。”
苏河询问道:“小姑娘,你在这生活的怎么样?工作累不累?”
柳珠儿怯生生的回答道:“工厂包吃包住,我在这生活的很好,还有同伴能在一起玩耍。
管事阿姨对待我们也很好。
在工厂里工作不算太累,感觉没有在家累。
在家里也需要割猪草做饭,每天也是从早忙碌到晚。”
柳珠儿回答完这个问题,她低着头,双手揉搓着自己的衣角。
她回答问题之后,盯着这些人的表情,没有察觉到危险,这才放松下来。
苏河继续问道:“小姑娘,你想家吗?愿意回家吗?”
柳珠儿听到这个问题,他立刻流下眼泪,抽泣道:“我有些想父母和弟弟妹妹,但我不能回家。
我爹说了,不能在工厂待下去,回家就要嫁人。
我还不想这么早嫁人,隔壁家的阿姐嫁人太早,难产死了。
我去工厂之前,娘亲就说过,乡里宣传早嫁人容易难产。
让我一定要想办法留在工厂,绝对不能回家。”
苏河听完柳珠儿的回答,他有些明白这些十几岁的学徒工,为什么会来工厂。
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家穷,养不起这么多孩子。
特别是女孩子,在很多人看来,她们是赔钱货。
十几岁的小孩,能送到外面工厂挣钱,很多父母都愿意。
从大明过渡到大华,现在才几年时间。
这些思想已经影响华夏百姓数百年时间,绝不是几年的宣传,就能改变百姓的思想。
需要长久的宣传,特别是几代人的变化。
让百姓见识到,女儿通过读书之后,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反哺自己的家庭。
百姓看到实实在在的利益,他们才会改变自己的想法。
苏河看着这个小姑娘纯净的脸庞,他询问道:“如果有机会上学,你愿不愿意去。”
柳珠儿听到这句话时,她脸上露出欣喜的表情,瞪着明亮的大眼睛看着苏河。
她随后明亮的眼睛又暗澹下来。
“叔叔,我爹说我是赔钱货。
村长爷爷当时说,可以赊账去上学。
我爹听到进工厂当学徒工,每个月还给工钱。
他就毫不犹豫,把我送去工厂,根本不会同意我去上学。
我想上学,我想念书识字。
管事阿姨们都识字,我不想一辈子当个工人,也想今后当管事阿姨。”
苏河看着这个小女孩儿期盼的眼神,他心里被触动了。
大华王朝现在还做不到,让每一个适龄儿童,都能免费上小学。
但选择的资助一些,具有学习天赋并努力的辍学儿童上学,还能拿出这一笔资金。
苏河不准备让朝廷拿出这一笔钱,他准备让皇室出这一笔钱,还能增加皇室的名声。
他揉了揉柳珠儿的小脑袋,道:“你今后能去上学,回去等好消息吧!”
柳珠儿瞪着大眼睛,开心的说道:“这是真的吗?”
“真的。”苏河斩钉截铁的说道。
苏河已经基本了解天津工业区的情况,他带人离开工业区。
杨文才看到皇帝苏河登上马车远去,他擦了擦头上的细汗。
伴君如伴虎,今天稍有差池,他们杨家就完蛋了。
他心中思索着:“没想到今天遇到的最大难关,竟然是学徒工。
辛苦培养的学徒工,不知道经受过这次波折后,还能剩下多少?
还好倭国那些奴工,不会影响到工厂的正常生产。
倭奴没有放在这家工厂之中,她们的生存环境更恶劣,这真是万幸。
倭奴一班工作十四个小时,掺和在一起不好管
第406章 童工 架空巡抚-->>(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