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wangshugu.org
有时候,舆论就是辣么的离谱。
离谱到李易的身边的人,都以为李易真的有病。
接到一个个熟悉的人的电话,都是关心他的。
李易又是感动,又是哭笑不得,因为,他解释了, 很认真的解释了。
可是,特么的一个个都嘴上说,对,我们知道,我们明白,但是真的知道,真的明白吗?
然而,像网络影评人傻妞那样的想法的影评人不止一个。
影评人杜向海, 也在媒体个人专栏上为《女儿的嫁衣》写了一篇影评。
“又是一部李式催泪影片, 而你最无可奈何的就是自己仍然无法拒绝掉泪。
还是一贯来的简单画面真挚对白,那些单一的场景反复堆积新的情节。
人们感动是因为那都是心灵共同的契合点,或许因为相信自己的生命中也会发生这样不可扭转的结局,所以才觉得心酸吧?
影片中有三次类似的下雨场景,完全是贯穿整个剧情的关键点。
第一次是刚开始晓璐打电话给妈妈让她到学校来接自己,因为她像所有9岁的小女生一样依赖自己的母亲;
第二次是当晓璐意识到离别是迟早会发生的事情之后,企图用小小的手遮挡头上的雨水,就这样冲回家。但是妈妈突然撑着伞出现,然后手拉手度过她们在一起的每一天;
第三次是影片的结尾处,晓璐站在学校的门口打开自己的黄色小雨伞,因为妈妈再也不会出现了,晓璐就这样,小小地一个人,回去没有妈妈的家。
这是一种剧情发展的必然结果, 但是情感的更迭处理非常好。
在我看来,影片一直都像是一种倒计时——每个情节的衔接都意味着撕心裂肺的再进一步,但到结尾却淡淡用一个远远的小背影来结束。
无论是爱还是痛苦的离别, 都以一种最直接的方式呈现在我们眼前。
尤为难得的是,整部影片,你细细去看,会发现,里面没有一个地方显得多余,这原本就是一个角度很好的题材。
再加上李易最擅长的
第二百章 对悲剧情有独钟,是因为他抑郁了?-->>(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