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而言。像我这样的农村邮递员其实还有不少的。”
和董军的一番接触,以及听完他的故事,李易对《那山,那人,那狗》有了更多的,更深刻的理解。
虽然时代在变,虽然科技改变了很多东西,但是有些东西却是不会变的。
李易他们对董军都非常的敬佩,朝风暮雨,披星戴月,寒来暑往,把青春和汗水留在了这条乡邮路上,把希望、欢笑、温暖带给人们。
老实说,换做是他的话,李易都觉得自己真的做不到。
所以这反而让他更加敬佩这些人。
就像董军说的,有些事情,虽然苦,但是却能给人带去甜,而且总有人要去做,那为什么不能是他?
跟着董军去送邮件的过程之中,李易他们都发现了,董军在这里真的很受欢迎,也很受尊敬。
李易突然有些能够理解,电影里面的:“邮包背起来,就是一辈子的责任。”“乡邮员的肩上担着的,是整个大山的希望。”“命可舍,邮包丢不得。”
这是老一辈的邮递员们的坚守!
原版的《那山,那人,那狗》之所以在国内上映的时候,表现平平,反而墙内开花墙外香,是有原因的。
一方面是因为,这部电影,最大的特点就是“纯”。
不同于商业电影的矫揉造作,也没有特别的跌宕起伏的剧情,有的只是诗意一般的写实。
而原版的作品,是,那部就是靠诗意的语言征服读者,但它弱情节的散文意象被改编成电影,必然没有离奇曲折的情节,提高了观影门槛。
当然,不得不说的是,这部电影的诞生的时间也有很大的关系。
那个时候的华国的电影方兴未艾,人们的观影数量不够多,而文艺片一大特点就是不靠剧情取胜,所以乍一看有点温吞,但这样的片子就是要细品才有味道。
当然还有一点是,那个时代的华国,其实还没有那么浮躁,人情社会还没有那么的冷漠。
而相比之下,岛国这个国家,可以说人情冷漠是这个国家的一大痛点。
事实上,像择一事,终一身,这种选择,恰恰是岛国很多人的写照,他们的企业有终身制员工,和国内过去的很多工人是一样的。
《那山,那人,那狗》这种“雁过无痕”的情感处理正好迎合了岛国人的心理需求,他们缺乏的正是这种妙到毫巅的交流技巧。
当然,还有一点,要说一说文艺院线!
国内是没有艺术院线的说法的,哪怕是时至今日也依然没有真正的艺术院线。
但是在岛国,二十年前就已经有了,艺术院线不同于传统院线,它的特点是:受众小,数量少,周期长。一个城市可能只有一两家艺术影院,一座艺术影院一年可能只放映一两部片子。
正是有了良好的输出环境,充裕到奢侈的输出时间,《那山那人那狗》才能在岛国卖到爆。
不过,时下李易却有信心,这部电影能够在国内同样的征服观众。
原因很简单,因为时代不同了。
这部电影曾经出现的时代,前文说了,那个时候,人情还没有那么的淡漠,社会还没那么的浮躁,而且那个年代距离也不是特别遥远,所以,换句话说,那个时代的不缺这种情感。或者说不那么的迫切。
但是现在,随着科技越来越发达,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越来越淡漠,社会越来越浮躁。
越是缺少什么,越是渴求什么。
为什么年代,会突然在这几年变成大热门?
就是因为在这个浮躁的时代,人们太需要这种东西了,或者也太缺这种东西了。
再一个,眼下的观众,可以说不是当年能比的,《那山,那人,那狗》曾经的观影门槛,对于时下的观众来说,真的不算什么。
言归正传,电影很快地回归拍摄,一路上走走停停,李易的确没有赶时间,而是拍拍停停,偶尔停歇下来,欣赏大自然的风景,听一听这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