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有贡献。
要说表现突出和成绩显着的同志简直太多了,如果说事迹感人,用王记者的话说陵海预备役营可能都沾不上边。
全营官兵有一个算一个全立功了,哪个部队能做到?
韩渝觉得包括自己在内的全营官兵,获得的荣誉和相关待遇远超在抗洪抢险中的付出,不敢轻易推荐,或者说不想贪天之功,立马掏出手机:“葛叔,我先打电话问问席工。”
“行,赶紧打。”
电话很快就打通了,不等席工开口,韩渝就低声问:“席工,我们营真有四个名额?”
“就是四个,是不是不够?”
“怎么可能不够,我是觉得多了。”
席工正在水利委领导办公室里,抬头看了一眼领导,笑道:“不算少,也不算特别多。”
韩渝追问道:“404师几个?”
“六个。”
“沙家浜团呢?”
“三个。”
“人家一个师才六个,一个团只有三个,我们一个营就四个,这也太夸张了!”
“不夸张。”席工顿了顿,笑道:“都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其实上级的眼睛一样是雪亮的,你们营在这次抗洪抢险中发挥的作用和作出的贡献,上级都看在眼里,不然也不会决定给你们四个名额。”
看来在越危险的地方抗洪抢险越“沾光”。
想到抢护调关矶堤段子堤溃口和特大管涌险情时确实很危险,全营官兵真是冒着生命危险在抢险,韩渝沉吟道:“行,我先跟葛叔商量下,然后再开个党支部会议……”
不等韩渝说完,席工就说道:“咸鱼,要说表现突出、成绩显着,参加抗洪抢险的同志表现都很突出、成绩都很显着。现在与其说是评选模范,不如说是树立典型,我看这四个人选你就能决定,没必要发扬民主,这也不是发扬民主的事。”
“可是……”
“没什么可是,其实你只要推荐一个人。”
“席工,我不太明白。”
“首先,你肯定要参加评选,上级对你印象深刻,如果没有你就没法儿往下评了。再就是郝秋生,长江防总、北湖省防总、荆州市防指和长航局领导对他评价都很高,他完全有资格参评。”
“还有一个呢?”
“至于第三个人选,我们防总这边只是建议,建议你们推荐姚立荣同志。他具有一定代表性,他是最早参加抗洪的,迎战八次洪峰,他全部参加了。而参加抗洪的部队,大多是迎战第四次乃至第五次、第六次洪峰时才上堤的。”
参加抗洪抢险的部队有早有晚。
如果不算陵海预备役营,404师和长江沿线城市的武警部队应该是第一批上堤的,最晚的一批8月27号才到。
姚立荣早在6月底就跟001协助长江委水文局去长江上游勘测水情,跟荆州军分区的民兵们一样,八次洪峰一次没落下,想想是具有一定代表性。
韩渝沉默了片刻,说道:“席工,让我再想想。”
“行,想好了赶紧给我回复。”
“三儿,席工说的对,这不是发扬民主的事。”
韩渝一连深吸了几口,放下手机道:“但也不能这么推荐。”
老葛紧盯着他问:“总共四个名额,还能怎么推荐?”
“我都已经立了一等功,并且我本来就是二级英模,没必要再参加评选。”
“席工刚才说的很清楚,必须有你!别傻了,更不能不识好歹,这真不是发扬风格的事。”
“葛叔,我知道你是为我好,但我们是预备役部队,人员、装备乃至经费都来自各单位,主要工作也都是人家干的。如果我再参加评选,就成了让人家出人、出钱、出装备、出力给我刷政绩。”
“人家不会这么想的!”
“但我会,因为事实就是如此,我自个儿这一关都过不去。”韩渝一连深吸了几口气,苦着脸道:“葛叔,说了你可能不信,上次给我记一等功,我心里就很不是滋味儿,总觉得像
第七百一十四章 推荐谁?-->>(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