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妥协的内容也变得不再必要,所以全新的第三帝国宪法还是需要一些时间才能颁布。
所以,在这个情况下,刘备就决定任命长期以来负责舆论战线的重要的笔杆子阮瑀出任礼部尚书,通过可以信任的人来把持舆论战线,并且对《嘉德通义》编撰进行全面把控。
对于自己的这位资深脑残粉,刘备有着充分的信任。
户部原本也是职权很大的部门,又要管财政,又要管人口,还要牵扯到农业生产。
后来刘备觉得农业生产这个事情很重要,涉及到方方面面,如果交给户部来统筹,未免显得有些不太重视。
为了表示汉帝国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刘备干脆就把农业事务剥离出来,专门设一个部门来专管,往后一系列的土地开垦行动和江南垦荒行动,就要以农部为主要负责部门缓缓推进了。
而对于只需要负责财政和人口事务的户部尚书的人选,刘备决定任命给长期任劳任怨的甄俨。
甄俨在刘备集团中除了早期跟着刘备上过战场负责安保工作之外,之后都是在负责财政事务。
尤其在刘备掌权执政之后,他更是以少府的执掌实际成为整个帝国的经济掌门人,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对经济事务有着相当老练的处置手段,绝非一般理财官。
眼下大司农和少府的职权都在他手里,正儿八经的国库和刘备的私人小金库也是他在同时管理,可以说是经济方面的一把手也不为过。
现在刘备做了皇帝,当然不想让能力很强的甄俨继续只给自己做私人管家,于是决定把甄俨从少府的位置上提拔到户部尚书的位置上。
把甄俨扶正,让甄俨正式成为大汉第三帝国的“帐房先生”,这在刘备看来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至于少府的职责,刘备则打算交给同为汉室宗亲的本家,刘晔。
刘晔的才能肯定不仅仅是少府那么简单,但是刘晔身为除刘虞以外目前绝无仅有的在刘备麾下供职的另一支系的汉室宗亲,刘备对他的期许是比较高的。
准确的说,刘备希望刘晔在少府积累足够的经验,并且和他进行磨合,然后,他打算把刘晔安排到宗正的位置上,由刘烨这个汉室宗亲来帮助刘备执行对广大汉室宗亲群体的政策革新。
刘虞老了,用了一次之后,在汉室宗亲群体之中的声望已经不如从前了,现在,刘备需要一个新人帮他办事。
刘晔就是最好的选择。
农部如其名,全权负责农业事务的部门,这个部门专司农业事务,刘备综合考量之后,决定调任京兆尹孙乾出任农部尚书。
孙乾在凉州和在京兆尹任上,都对农业工作做出了很不错的建树,京兆尹在他的治理下农业生产连年丰收,他在水利工程、农具推广和农业耕种上都有亮眼的成绩。
未来帝国发展的重中之重肯定是农业生产方面,未来,会有极大数量的资源经过农部通往各地,孙乾不仅有能力,个人道德水准也相当高,这个职位交给他,刘备是放心的。
至于法部,刘备决定任命郭鸿出任尚书。
司隶校尉的职位被合并到了御史台之中,充实了御史台的力量,给郭鸿变成了光杆司令,而三公只剩下荣耀象征,郭鸿又明显没到退休年龄,所以刘备就决定用这个职位来安抚他一下。
法学世家出身,对律法有着深刻的专业理解,且能力很强,和刘备一条心,为刘备办过很多脏事,把这个职位交给他,倒也不埋没这个职位的重要性。
等郭鸿在这个位置上干到退休年龄,刘备就会把他扶上三公之位,让他荣耀一阵子再光荣归乡。
如此,也算对得起他了。
工部虽然在后世有着“六部最贱”的称谓,但是在刘备看来,一个国家不管办什么事情,交通都是首要需要考虑的事情,交通如果都搞不定,国家就别想着办事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