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七百八十七 老师相邀,做弟子的怎能不追随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钝,还请老师谅解!”

    法正微笑道:“从此往后,弟子再不会如此了!”

    “这还差不多。”

    刘备呵呵笑着,说道:“这一次安排你做日南郡太守,你是不是觉得奇怪?”

    “弟子已经想明白了,老师如此安排,是对弟子有殷切的期盼!”

    法正朗声道:“弟子绝不会辜负老师的期盼,弟子绝不会让老师失望,一定会竭尽全力办好事情,向世人昭示老师识人之明!”

    “嗯,这就对了,有这样的想法,就说明我没看错人。”

    刘备哈哈大笑道:“对于你们这些年轻的弟子,我始终是怀有更高的期待的,日南郡地处偏远,但是诸多外邦来大汉进行商贸和朝拜,都是从日南郡经过,所以日南郡说是荒蛮之地,但也可以看作大汉的南大门。

    这一次让你们过去,是要让你们做好这个看守南大门的任务,这个任务交给其他人我不放心,交给我自己教出来的弟子我才放心,你们过去之后,先协助甘宁平定叛乱,然后就是你们发挥的时候了。

    记着,要想方设法先修路,确保道路畅通,也要保证港口的畅通,还要整肃吏治,严惩贪官污吏,如此,才能吸引更多的外邦前来大汉贸易,孝直,我不瞒你,我对这些外邦很感兴趣。”

    法正听了,有些奇怪。

    “日南郡会有外邦前来的消息,弟子也曾有所耳闻,据说曾有大秦国使臣前来大汉朝拜天子,就是从日南郡而来的,不过这些外邦地处遥远且偏僻,应该都是些化外蛮夷,您怎么会对他们有兴趣呢?”

    “《嘉德通义》颁布之后你就知道为什么了。”

    刘备笑呵呵的说道:“大汉不能停留在这一亩三分地,大汉必须要往外走不往外走,大汉会被困死在这里,只有往外走,才能看到未来。”

    “这……”

    法正疑惑道:“老师,您眼中的未来,是什么样的未来呢?”

    刘备想了想,笑了笑。

    “不知道。”

    “那……”

    “但是我知道,如果一动不动的做太平天子,大汉一定会走向灭亡之路,这不是我想要的,所以哪怕未来不可知晓,我也要竭尽全力,去走当年周人曾走过的路。

    他们经过数百年的努力,把蛮荒之地变成了膏腴之地,把化外之人同化为了我们自己人,由此,大汉才有了如此辉煌的基础,而我,想让大汉更加辉煌。”

    刘备拍了拍法正的肩膀:“重走高祖和光武的路,最好,也只能做到高祖和光武的地步,孝直,不如与我共走一条周人走过的路,让未来更加辉煌,如何?”

    法正眨了眨眼睛,沉思片刻,双目放光,笑了。

    “老师相邀,做弟子的怎能不追随呢?”

    “如此,甚好。”

    送走了法正之后,刘备便着手为他的南下做一系列的准备,日南郡所需要的官员吏员队伍,还有批给日南郡的行动经费等等,这些事情刘备都给他办好,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就是法正的工作了。

    能否处理好接下来的事情,将是法正必须要给出的答案。

    交州的事情暂且还不能成为刘备主要的关注点,接下来一段时间的大汉焦点,是政务大会。

    关于政务大会,那是刘备在成为皇帝之前,还是大将军的时候所做出的一项政策改革,内容是召集全天下的州刺史、郡守到雒阳开会,进行下一个阶段的政策商讨。

    刘备需要根据各州郡的实际状况给各州郡指定相对应的发展目标,要求各州郡在接下来的时间内完成指定的发展目标,以此作为他们身为地方行政长官的功绩。

    在这一点上,刘备是要做一个开创者的。

    他明确将地方农业发展和经济发展作为官员的硬性考核目标,予以规定,并且进行数据化的统筹。

    而在此之前的历朝历代,虽然朝廷多多少少也有要求,但至少明面上是没有这样针对全国的全面的硬性规定的。

    尤其是针对那些中央政府的管理不方便到达的偏远地方,比如交州,比如益州南部这样的地方,官府的政令都未必能出治所所在的城池,这要搞什么实际治理,未免有点搞笑。

    但是随着刘备这十多年来的不断折腾,大汉第三帝国的实际情况和第二帝国末期已经有了根本上的差别。

    而且随着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展与正式运用,帝国治理的底层逻辑也开始发生实质变化。

    (本章完)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