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40章 我帮您推荐到《中国书法》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不管是洒脱俊逸,还是委婉含蓄,总包含着一股中正平和的气质,简直就是我们古代文人最憧憬的隐士高人模样,所以他的‘永和九年’,是这样的。”

    李石拿笔在砚台边匀了匀笔尖的墨汁,很随意继续写道。

    他如今已经进入了学习状态,看着好像是在给大家讲解,实则也是厘清自己刚刚拓展的思路。

    所谓教学相长,便是如此。

    这次的四个字写完,旁边的贺雅茹忍不住抬起玉手揉了揉眼睛。

    天下间所有学书法的人,不说百分之百,至少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都临过《兰亭集序》,她自然也不例外,而且还临过很多遍,对于王羲之版本的《兰亭集序》开头四个字自然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

    反复看了一会,连李石最后说什么,她都没顾着听了,甚至忍不住拿出手机,在网上搜了一张《兰亭集序》的高清图片进行对比。

    “果然一模一样!”

    而另一侧,她小姨吴秀林水平比她高多了,不用搜图片,便第一时间看出了这四个字与神龙本《兰亭集序》在“形”上高度相似,包括一点一横,一撇一捺之间的种种细节!

    她惊叹亲眼见识到了李石临摹能力的同时,也越发着重听李石口中叙说的书论。

    全神贯注,生怕错漏了半个字。

    李石最后用自己的风格写了一遍“永和九年”,暂时放下笔,对着纸上的六行“永和九年”,总结性的分析道:“书法技法的演化,与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不同,科学技术的进步,必须遵循天理,是物理和数学、化学决定其发展方向,而书法是艺术,更多的取决于‘人心’变化,包括社会审美与个人审美,比如这个‘和’字……”

    贺雅茹觉得自己反正听不懂,索性把注意力放在字上,

    她目光下意识上移,又搜索其他几位书法家的字,然后对比纸上的“永和九年”。

    “钟繇的《宣示表》……太相似了。”

    贺雅茹查着查着,忽的身体一颤,脑海中浮现出一个念头——难道让上面四位书家来写这四个字,也真的会写成是这样吗?!

    她想起那天李石在茶楼,用很短的时间,就把她的字临摹的连她自己都分辨不出来的程度。

    抬头,视线向已经停下写字的李石。

    她本来是想看李石的,但扫过小姨的时候,目光不由停下来,注视着这个世上最后一个自己还珍视在意的长辈。

    她发觉对面的小姨,这会跟小学生上课一样,听的那么认真,甚至都能在她有些凹陷的双眼里看到浓烈的求知欲!

    贺雅茹又闪过一个吓了自己一跳的念头:小姨不会也想拜李石为师吧?

    这个念头一生,越想越觉得有可能。

    小姨越老越像任性的小孩,想做什么就会去做,早已不在乎别人的看法了。

    “不行,要阻止这个事发生,小姨都七十多岁了,怎么可以拜一个二十来岁的小年轻为老师呢?”

    “嗯,这说出去太丢小姨的脸了,对对,绝不是我想独占李石学生这个身份,都是为了小姨的名声好……就是这样,一定要阻止这个局面出现。”

    贺雅茹忽然俏脸一红。

    心头涌现出一股羞愧和羞耻的情绪——她如此聪慧的女人,岂能察觉不到这是自己内心的自欺之念呢?

    我怎么会那么想?

    太古怪了。

    贺雅茹看向李石的脸,心想,都怪这个人,跟他接触之后,我好像都变得有点不正常了。

    就在这时,李石和老太太的单方面交流接近尾声。

    老太太很有感慨,又有点激动地道:“李老师,您要是把刚刚说的这些东西写出来,我帮您推荐到《中国书法》上去发表……嗯,可以多写几篇,到时候,我再让书协的人组织评定,争取让您这样历史上都罕见的大书法家,能早点进书协。”

    关于王羲之的师承,借鉴唐代大臣兼书画家张彦远的《法书要录》,而已,大家别太较真哈。感谢诸位道友的支持与鼓励,昨天晚上一直到今天中午两点多才彻底醒来,人都睡懵了。

    (本章完)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