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四十五章 拜会香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塾那一套旧的方式来。”

    梁鼎芬说:“我当然相信疏才的能耐,只是如今人才稀缺,看在眼中实在眼馋。”

    梁鼎芬如今主抓湖北全省教育,肩上的担子不算轻。

    时间临近中午,张之洞说:“我们去酒楼就着美酒继续畅谈。听说旁边的会贤堂饭庄号称京城八大堂之一,还没来得及去尝尝。”

    按照清末民初北京城饭庄的等级划分,“堂”是最高级别,不仅要有装修高雅的几进四合院,可摆几十桌,够数百人同时就餐,还要有戏台,能唱堂会和举行庆典。

    不够这些条件的,只能称楼、居、斋等,而不能称堂。

    老北京有“八大堂”:会贤堂、聚贤堂、庆和堂、福寿堂、聚寿堂、同兴堂、天福堂和惠丰堂。

    出入这座会贤堂的目前多是达官贵人,等到宣统年间,摄政王载沣在这还召开过多次会议。

    民国初年,徐世昌也常到此赴宴。等到新文化运动时,又成了文化名流常来的地方。

    这里的每一张桌子可能都见证了历史。

    饭庄毫无疑问还是山东人开的,主要做鲁菜。

    他们吃了一半时,有仆人送上请帖:“老爷,庆王府的帖子。”

    张之洞接过来,看了看说:“刚回来就碰上庆亲王的七十大寿,真不知道是不是好事!”然后问向梁鼎芬:“你说去是不去?”

    “去肯定要去,”梁鼎芬说,“但素闻庆王府是个无底洞,进门都要给几百两。现在碰上这么一个好名头,怕不是要变成行贿大典。”

    张之洞摸着胡子说:“我们该准备什么寿礼,又或者多少礼金?”

    梁鼎芬犹豫半晌:“我们……好像……”

    “穷就直接说出来,没什么不好意思,我还怕他庆亲王不知道呢!”张之洞笑道,然后对李谕说,“据闻上次庆王爷过寿,你与张百熙大人拜会,也没出多少礼金?”

    李谕说:“那时候我还是一个无名小卒,跟着张大人一起去的。但张大人拿了一柄折扇。”

    张之洞点点头:“明白了,我总不能踩在张大人头上,我就送一幅亲笔字吧!”

    次日,张之洞、李谕、梁鼎芬来到时,庆王府门前已经络绎不绝。

    梁鼎芬说:“我打听过了,送出上万两的地方大员就有二十多人,其中最贵重的是山东巡抚杨士骧送了十尊金佛;吉林将军达桂送了一条玉鱼,据说鱼鳞全都用金银珠宝镶嵌。”

    张之洞说:“京城果然不一样,庆王爷也不一般,一场寿宴就能贪来这么多钱。按照规矩,进崇文门要缴纳税款吧?”

    老北京的九门里,崇文门是税关所在,进京朝贡的外藩王公、奉召进京述职的地方大员,乃至往来商贾都需要在此纳税。

    这可是超级大肥差。

    梁鼎芬说:“是的,这条玉鱼过崇文门缴了三万两税银。”

    张之洞说:“我没记错的话,负责崇文门收税的,也是庆王爷之人。”

    梁鼎芬说:“可不是,一点没落下!”

    张之洞叹了口气,然后说:“咱们进去拜个寿就走。”

    三人走向门口,见到一张桌子,后面坐了两人,负责收礼金。

    张之洞说:“通报一下,新任军机大臣、体仁阁大学士张之洞拜见庆亲王。”

    收礼的人看了看张之洞,拿着笔一动不动。

    梁鼎芬催促道:“没听清吗?”

    收礼的人握着毛笔,指了指礼单。

    梁鼎芬假装什么都不知道:“我们初到京城,不太了解规矩。”

    里面有人朝他使了个眼色,收礼的人会意,也不敢要钱了,连忙说:“大人请进。”

    最近不少御史轮番弹劾奕劻,不敢明目张胆强行收钱了。

    但晚清官场的潜规则无人不知,奕劻总能把钱再捞回来。

    当日的礼单的上,只有张之洞、梁鼎芬、李谕一分钱没给。

    当然寿礼多少带来了,张之洞拿了一个卷轴,写了两句诗。李谕则拿了一筐子外文原版书,还有理有据地说:“这本书出自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书中

第四百四十五章 拜会香帅-->>(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