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八章 马里布夜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意性的,都受到版权保护。注意,这里保护的,是音乐的‘想法’和‘创意表达’。”韩易将双手像天平一样向上托起,“而另一方面,如果将这些创作出的音乐,录制成一个可以被大众听到的录音版本,那么这个录音所产生的版权,就叫母带版权。”

    “也就是说,一首歌,不对,一部音乐作品,只有一个音乐版权,而如果有不同的录音版本,就会产生不同的母带版权?”

    “非常正确。”韩易点点头,“音乐发行公司,是管理音乐版权的人,他们可以将手中的音乐授权给任何人,唱片公司、电影公司、广告公司……任何想要使用音乐创作的人。”

    “而唱片公司,则是从音乐发行公司手上获得授权,并将音乐制作成可以消费的录音产品,进而销售给听众的人,两者之间是供应商和采购商的关系。环球、索尼、华纳,这些跨国音乐集团旗下当然会同时拥有音乐发行公司和唱片公司,因为他们想要在内部形成完整的生态链,但这并不能改变两者之间关系的实质。”

    “音乐发行方想多收点授权费和版税,唱片公司想减少授权费和需要支付的版税,以提高毛利率。两者之间永远都会存在博弈和矛盾。”

    徐忆如夹起一块吞拿鱼,放进嘴里细嚼慢咽。低垂眼帘的她似乎没有加入话题,但实际上却在用全部注意力用心聆听。

    她很喜欢韩易聊起热爱的行业时,声线里跳动的那股希望火苗。

    “而音乐发行公司,需要与创作者合作以获得音乐版权。至于唱片公司,他们需要让歌手来录制收集到的音乐作品。创作者和歌手,这两者,都属于艺人的范畴。个人在组织面前总是弱势的,所以艺人们需要能帮助他们规划职业生涯、进行合约谈判的经理人,这就是艺人管理公司的由来。”贾马尔-米勒的学习与理解能力极强,韩易简单地提了几句,就捕捉到了艺人经理人存在的关键因素。

    “如果我没理解错的话,韩先生。”

    “绝佳的诠释,贾马尔。”韩易向自己的商业关系顾问投去一个赞许的眼神,拥有一个头脑与能力兼具的帮手是件令人舒心的事情,“很多人将经理人和经纪人混为一谈,在世界上绝大多数地方,包括美国的大多数州,他们的职责确实是重叠的。演出经纪可以为艺人提供职业发展指导,个人经理也可以自己去接洽演出。”

    “但在纽约州和加州,有一部演艺经纪法案,要求那些为艺人接洽演出的人,必须持有本州的演艺经纪机构执照。而我们都知道,纽约和洛杉矶是世界娱乐工业最核心的区域,发源于这些城市的惯例,也成为了全世界效仿的风尚。”

    “所以,你们看到了,这就是最关键的五类组织:发行公司、唱片公司、艺人管理公司、演艺经纪公司,和演出主办公司。”

    “而你想要涉足它们全部。”艾瑞卡补充道。

    “恕我直言,易,啊……韩先生。”瑞恩-奥康纳皱起眉头,“我没看到任何问题,您应该能很轻易地做到这点。”

    1.85亿美元,不够开五家公司吗?

    “实际上,有很大的问题。”

    韩易望向还剩一丝光线浮在海面上,即将落下的夕阳,叹了口气。

    “我知道你在想什么。没错,我银行账户里的余额,不管以什么样的评判标准来说都很多。我可以买到市面上能见到的一切东西,衣服、手表、汽车、房子……一切。”韩易顿了顿,一字一句地说道,“但在音乐行业,这只不过是海滩上的一粒沙。”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索尼ATV,这个世界上最大的音乐版权发行公司,旗下管理着500万部音乐作品的版权。2011年,花旗集团将EMI音乐集团拆分成了两个部分,唱片公司部分以19亿美元卖给环球音乐,而音乐发行部分,则卖给了索尼ATV领衔的投资集群,作价22亿美元。”

    “我们这个时代,所谓盗版音乐和网络下载的诅咒,已经随着Napster远去。音乐平台的订阅用户越来越多,流媒体版税的收入越来越高,音乐版权变现的渠道也愈加多元化。虽然确实还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音乐行业正在经历着又一轮繁荣。”

    韩易看向瑞恩,轻声问道。

    “在这样水涨船高的形势下,我带着1.85亿美元冲进派对,能吃到多少蛋糕呢?”

    “最重要的是,我能拿到派对的入场券吗?布鲁斯-斯普林斯汀、芭芭拉-史翠珊、警察乐队……他们会将版权卖给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新发行方吗?”

    “可是你不需要一来就成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音乐集团,也不需要刚开始就和最顶尖的音乐人合作。”贾马尔-米勒摊开手,“经营公司是长期主义者的事情,即使一开始稍微慢一些,只要经营方向正确,收入和名气肯定会随之而来,我们的顾问……”

    “贾马尔,我的性格是,如果要做,就做到最好。”韩易打断了贾马尔的话头,“如果在某个领域缺乏知识和洞见,我愿意花三年、五年,甚至是十年的时间潜心学习,绝不会鲁莽冒进。”

    “但在这方面,我有百分之百的,无可辩驳的信心。我能看到未来的发展趋势,也知道如何将趋势变成现实……我需要抓紧时间,不然我的洞察,很快就会变成观察。”

    韩易说的很模糊,除了他之外,没有人知道这段话背后真正的含义。

    重活一次,韩易的开局并不是最理想的时间点。如果从1996年,或者2006年起始,他有足够的耐心深耕,签约一两位潜力新人,将他们培育成巨星,逐步打通业内关系网络,通过辉煌的成功故事吸引更多人才的关注和加入,最终成长为不可撼动的行业巨擘。

    本质上,韩易也是一个长期主义者。

    但现在,是2016年,距离他熟悉的时光逝去,只剩七年时间。很快,他所有超前的信息,都将被时代的洪流追上,顷刻间无情淹没。

    他必须在极为有限的时间内布局、落子、坐大、翻盘。

    

第十八章 马里布夜谈-->>(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