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翊钧以为雒于仁不会再有什么波澜了,连张居正都不拦着的时候,还能有什么幺蛾子?但是朱翊钧很快就知道他错了,大错特错。
雒于仁是万历十一年的进士,他不是一个人,翰林院沈自邠是他的老师,而且万历十一年三百五十名进士,都算是雒于仁的同窗,而且雒于仁还是个言官,他在都察院听政,在雒于仁下狱之后,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
很快,质疑声从小到大,在短短一天的时间里,就变得波涛汹涌了起来,先是为雒于仁求情的奏疏接踵而至。
求情的理由无外乎是朝廷应该允许批评的声音,雒于仁只是为高拱的遭遇鸣不平,是出于师生之谊,父母之命,雒于仁的父亲是高拱的学生,这是大明律法允许的亲亲相隐;
无外乎是陛下此举阻塞言路,如此苛责言官,日后朝有凶逆,就无人敢仗义执言了,朝中再无骨鲠正气了;
无外乎是君子不计小人之恶,张居正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这种批评质疑之声,何必严肃对待呢?显得小题大做,别人看了还以为心虚,以为事实就是如此呢。
孝宗死后,武宗继位,那时候还有人冒充武宗皇帝的亲外公,说张皇后不是武宗皇帝的亲娘,这件事闹得沸沸扬扬,最后也没有惩治冒充皇帝外公的郑旺,郑旺妖言案之后,郑旺回到家中,被人都叫他郑皇亲。
海瑞连嘉靖嘉靖家家皆净这样的话都说出来了,世宗皇帝不也没有杀了海瑞吗?
君子不计较小人之恶,是仁政,作为皇帝,要大度。
这些奏疏,只字不提雒于仁的文章发的时间,也不提雒于仁文章的内容,纯粹的抛开事实不谈,要朱翊钧大度。
大度?大度个屁。
朱翊钧看着这些个奏疏,翻出了‘朕知道了’的章,挨个盖了上去,一边盖章一边说道:“冯大伴,你去看看,都是谁跟这个雒于仁沾亲带故的,写好名单,准备抓人!和雒于仁关在一起,缇帅那边没有充足的证据连坐,他们上赶着送上门来了。”
“正好。”
“臣遵旨。”冯保打了个激灵,张居正对这件事的表态是陛下过于柔仁,即便是瓜蔓连坐,恐怕张居正也不会上奏反对了,那瓜蔓连坐就成了定局。
松江曲氏案里,张居正明确表示不让陛下瓜蔓连坐,止于账簿,因为那是要推行一条鞭法,是自有了郡县制之后,近两千年朝廷和地方的矛盾,瓜蔓连坐,只会让反对派更加团结,把本来能团结的人,推到对立面。
而这个案子,张居正支持陛下下重手,是因为雒于仁在谋反,他蓄谋已久的妖言,挑选陛下病重的时间发布,就是谋反。
现在的情况就是,雒于仁和他的同党们,似乎不打算愿赌服输,准备各种花言巧语的赖账。
“娘亲那边怎么说?”朱翊钧拿着一堆奏疏,询问着李太后对这件事的意见。
“太后说外廷的事儿不管,太后千岁还说,看顾皇嗣们要紧。”冯保回答了这个问题,李太后对外廷的事儿的态度是不管,都由皇帝去处置,从乾清宫搬走之后,李太后除了催着给皇帝纳妃嫔之外,再没管过别的事儿了。
按李太后的想法,皇子公主,多多益善,五十不多,一百正正好。
“那就准备拿人。”朱翊钧思索了片刻,决定查清楚就拿人。
在朱翊钧还没有下令拿人的时候,言官们反而找上门来了,先是雒于仁的老师,翰林院修撰沈自邠来解刳院前求情,皇帝不见,就长跪不起,后来人越来越多,从一个人变成十个,最后解刳院门前居然聚集了五十多人。
“朕只是病了,还没死,看看这帮狗东西嘴脸!”朱翊钧站在窗边,他目光所及之处是干净的,没有人跪着,但在一墙之外,就是跪着五十多人,他们在逼皇帝就范。
“陛下,文臣不都这样?当初武宗皇帝落水后,要换个太医诊治,杨廷和都不让,这是为臣之道?就这杨廷和被贬,还不少人为他奔走,杨廷和最后还捞到了个文忠的美谥。”冯保趁机进谗言,说文官的坏话。
这就是冯保难缠的地方,他爱讲实话,他进谗言都是讲实话。
正德十六年正月,明武宗病情加重,下诏让四方名医看诊,杨廷和不让,说了一番话。
【窃惟天下名医皆聚于太医院,又选其优者入御药房,但当专任而信用之,自收万全之效,又何待诸草泽未试之人哉?况治疾之术,调摄为上,医次之,若调摄少有不节,则医药亦无速效。伏愿皇上慎重启处,勿使劳逸之失,宜调节饮膳,勿使滋味太过。】
杨廷和硬拦着不让换太医,说太医院是天下名医聚集的地方,御药房的太医又是优中选优,专任而信任使用,就行了,不必过分的忧心,防止劳逸失度。
翻译翻译就是,别换了,等死吧。
在病情加重的时候,这个太医看了这么久,都没看好,换一个太医,寻医问药,不是很正常?但杨廷和就是拦着不让换。
陈实功做手术,技术没问题,出了意外,连切脉都不敢,都是李时珍在负责后续的诊治。
“陛下,这外面跪着的贱儒,他们其实和杨廷和是一样的,都觉得陛下病了,所以才敢如此胆大包天。”冯保认为,杨廷和趁着武宗皇帝病重,连换太医都要阻拦,其实和现在文臣们蹬鼻子上脸,是一样道理的。
皇帝病了。
威权政治之下,威权人物重病,就是再好不过的机会了,趁你病,要你命。
“不慌,跟他们耍耍。”朱翊钧露出了个笑容,正好打个窝,万历年间这鱼果然多的令人发指,朱翊钧不想钓鱼,这鱼自己就跳出来了!
朱翊钧打算将计就计,在解刳院这病房里,看看大明这个京堂里,到底有多少的野心家。
朱翊钧每月二十三日都要去全楚会馆蹭饭,当然每次的饭钱,也就是恩赏给的格外的丰厚,其实就是找个由头给张居正赏赐而已,有一次张居正就说:近来世局几更易矣,流俗之见,睹朝野无虞,便谓太平景象,不知隐机伏祸,深有可虑。
朝野无虞,看起来是太平景象,越是风平浪静,其实就越危险,隐藏的危机和蛰伏的祸患,都要考虑到。
上一次事涉京堂的朝廷风波,还是张居正丁忧的大事,之后京堂就一直没有大案发生。
朱翊钧在等,他又等了两天,门前伏阙之人,从五十多人增长到了六十多人,正当朱翊钧打算收网的时候,另外一股风力舆论再次掀起。
这一次的矛头直指西山煤局,王崇古又又又被骂了。
有一家杂报发现,煤市口的蜂窝煤,黄土的比例不是一成,而是三成,一成可以帮助煤砟塑形,而且还能帮助煤炭充分燃烧,但是黄土比例超过了三成,那就不是蜂窝煤了,烧的极快,根本不耐用,增加百姓负担。
而且三成黄土的蜂窝煤,不能充分燃烧,一定会产生更多的煤气,冬日取暖容易中毒。
杂报们的笔正牵头,认为西
第六百一十一章 大度?大度个屁-->>(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