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四十四章 “聪明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明人”是聪明人啊。

    粮票银行要对付的是一帮聪明人,哪怕粮票银行去学这些人,也不一定在业务水平上打得过这些人。

    以大明的信息传播速度,短时间内必然如此。

    没有行政打击。

    粮票贩子们各显神通。

    有的开始在中华重工门口驻点,明目张胆的收购工人们手中的粮票。

    更有人一步登天,直接挂靠了一家商行,以商行的名义在粮票银行兑换大额粮票。

    “当当当。”

    中华重工的钟楼,传出了悠远的钟声,采用宋朝发明的自鸣钟原理,机器的部件和齿轮,显得复杂而又神奇。

    在人流中的赵宏,明日又是单休的日子。

    “听说了吗,总部要改休息日。”赵宏的同伴,和他一样年轻,这些工二代,更加的活跃。

    “怎么个改法?”关乎自己的利益,赵宏好奇的问道。

    “主要是军籍工人,由一个月四天假改为八天假,多出来的四天,上午半天操练,下午半天放假。”

    “这么好。”赵宏露出羡慕,说道:“军籍工人每早要操练,上工时间比我们短,休息时间比我们长,工钱也高一等。”

    赵宏最后忍不住说道:“要不要我们也转成军籍?”

    同伴有些心动,可还有些犹豫,“恐怕你妈不会同意。”

    “收粮票咯。”

    经过一处棚子,有人在工人人流中,卖力的四处叫喊,没有丝毫怯场。

    赵宏的粮票自然不会给他,他很早就习惯了使用粮票,不过不是每个工人都能像他一样。

    对新事物,许多工人有些不敢尝试,所以宁愿把粮票和这些人换成钱币。

    不过这种人越来越少了,毕竟谁也不是傻子,见多了也就习惯。

    门口这类棚子越来越少,可见一斑。

    “明天休息,我们去看戏吧,听说出了场新戏,好多看过的人都说好。”

    “什么戏?”

    “《工人精神》。”

    “行。”

    赵宏答应的干脆,他年轻,又还没有成家,虽然每个月的工钱都会交给母亲,他自己仍然留了不少零花钱。

    而且他母亲也在大剧院工作呢。

    北平大剧院离中华重工厂区不远,走路要半个时辰,十来里路的样子。

    两人没有乘坐马车铁道,感觉不太划算,看完了戏再乘坐铁道马车回家。

    在工程队新修的道路上,不知道从何时开始,多了些乞丐向人们乞讨。

    “这些人真可怜,听说河南等地遭了水灾,流落到北平求生。”同伴的父亲是外柜的管事,见多识广。

    “听说官府有救灾啊,怎么还有这么多灾民。”

    赵宏好奇的说道。

    “救灾是救灾,不过这些人可不傻,想要过好日子,自然不愿意留在当地。”

    “他们来到此地,想要进中华重工,现在还没有机会进来,又无以为生,只能乞讨度日。”

    赵宏犹豫了一番,还是施舍了点粮票。

    粮票是好东西,乞讨的灾民们知道此物,比钱币还好使,连忙带着家小鞠躬道谢。

    (本章完)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