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王臬台最近对中华重工很不满,提出了许多的批评,把中华重工带来的一些变化,认定为对社会不利,认为要改变这些行为,诸位怎么看待?”
朱高炽直截了当的问道,看看众人的政治立场,是否如以往的靠近自己。
明初地方最大的政治势力是藩府,明中后期地方最大的政治势力是布政司,所以人们俗称藩司。
按察使司因为掌管刑事权,俗称臬司,所以按察使也被人叫敬称臬台。
“既然小王爷如此看着我等,我们也不会让小王爷失望,打开天窗说亮话。”
姜言得是按察使司的官员,掌管司狱司,也就是管理全北平的监狱。
对应后世的监狱管理局,最高上级部门是司法局。
不过现在是大明。
大明的按察使司不受布政司管理,两者是平级部门,甚至可以说按察使司有时候比布政司都要强势。
一个掌握行政权,一个掌握司法权。
而司狱司又是按察使司下面重要的一个部门,所以姜言的品级虽然不高,但实权和影响力不小。
官场上并不是品级越高实权越大这么简单,而是要看其担任的官职。
司狱司属于半封闭的衙门,又具备独特性,所以养成了姜言得一言堂的风格。
不过这是在世子府,姜言得又不是傻子,说话虽然保留了性格,但言词上很注意分寸。
“王臬台用互知丁业之法,来斥责一些新的现象,在我看来,就是胡搅蛮缠。”
互知丁业之法。
简而言之就是社会上不允许有无业游民,无论是邻里还是乡亲之间,发现此类人要主动举报,否则会受到牵连。
用现实来解释。
你的家庭是种地的,那么你也要种地,不允许游手好闲,要么就去读书考功名。
至于去经商或者做学徒,除非像徽州那些地区,有家族前辈带出来,否则普通百姓是行不通的,因为没有这个门路,更没这方面的经验。
道理就跟后世一样。
那时候的农民,唯一改变自身的出路只有两条,当兵和读书。
至于进厂打工,那是当兵或者读书后才有的分配,或者说是工人留给自家子弟,或者为城市户口准备的。
中华重工的早期用工,多数从军户来的,如今逐渐扩大到民户,特别是中华重工体系外的上下游外部工厂。
这类的工厂和矿区,主要来源是民户。
还有例如中华重工厂区和宿舍区外兴起的集市,吸引了不少的摊贩,这些都来自于乡间。
这些新的现象,要看如何解释互知丁业之法。
不同的司法解释,那么这些现象在合法与不合法之间,就有不同的区别。
如果让朱高炽来解释,那自然是合法的。
可如果让反方来解释,肯定就是不合法的。
而司法解释权,掌控在按察使司手中,王臬台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直接拿捏到了中华重工和其体系的七寸上。
以成熟的逻辑,和后世成果的经验来看,这种司法解释是违背自然道理的。
可要知道这种现象,是必定会发生的。
因为现实就发生了。
如果专业的解释,后世有个名词,叫做“
第二百九十章 “发配”大宁-->>(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