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问题,还有海禁的问题,隐藏了许多的忌讳之事,听说那边有用人来实验医术,实验接生的技术等等。
任何一件传出去都是闹破天的大事。
“要不然王爷上疏自辩。”金忠提出了主意。
朱棣笑了笑。
“人家还没说什么呢,咱自辩个什么,岂不是不打自招了。”
“既然父皇的旨意,咱不会违背的。”
短短的时间,朱棣已经做出了主意。
无论是忠还是孝,朱棣都不会违背父亲。
“可是北平怎么办?”
金忠接着提议:“应该请人快马加鞭去金州,请回小王爷。”
无论是金忠还是葛诚,他们都无法阻止朱棣前往应天府,朱元璋的威望深入人心。
光复山河,统一南北,多年如一日勤政爱民,种种治国善政,孤儿院,养老院,救济粮仓,废除官铁,施行卫所自给自足减轻百姓负担……
就连一向认为王府之臣的金忠,他也无法违背朱元璋。
而且看起来王爷的意思,也没有要拒绝的迹象。
朱棣叹了口气。
他心里隐隐有这个预料。
北平如今的局面,父皇如何会不知道呢。
只是他没有想到会用这种方式去面对父皇。
他就像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推动着。
北平发展的越好,他越是无力。
他既不想阻碍北平的发展,也不知如何解决北平和应天府的矛盾,就像大海上的孤舟,随波逐流。
朱棣是朱元璋最满意的儿子。
朱棣也从来没有想过造反。
如果朱棣想过造反,就不会有靖难之役前的景象,身边被分离的只剩下几百侍卫。
最后是没有了退路,已经走到了死胡同,得知应天府一定要处死他,拷打诸多将领想要收集他谋反的证据。
那时候。
王府里的丘福,朱能……,这些将领的鼓动下,朱棣最终决定了靖难。
这些都是未来的事,可眼下的朱棣,在朱元璋活着的时候,连丝毫的反抗念头都没有。
朱棣反而像解脱了一样的轻松。
父亲和儿子。
他已经无能为力了。
“让老大回北平,在咱不在的日子里,老大掌王府一切权利,你们要辅佐他。”
“传下去,三日后出发应天府。”
朱棣选择了他自己的道路。
他顺从了父亲,也照顾到了儿子。
他没有什么话要交代长子。
就像他无路可走,只能顺着一条道走下去,他的儿子到了今日的局面,也不会被别人的言语所动摇。
那些他忧虑的事情,他现在不想去想了。
既然父皇要见他,他就去了。
他也想见见父亲,听听父皇的话。
三日后。
燕王在王妃落泪的送别中,王驾离开了北平。
而此时的朱高炽,还没有回到北平。
北平留下了政治空白的空窗期。
这个时候,王妃出面了,要求一切照旧,等候朱高炽回到北平。
因为王妃的存在,北平目前没有乱。
布政司和按察使司,没有趁机夺回权力,因为还有中华重工的存在,他们也做不到。
至于都司以及北平诸卫。
比起北平城如今的沸腾,对比下来显得异常安静
第三百七十章 朱棣的决定-->>(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