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远,甚至开始幻想,下个五年后的北平,又是个什么模样呢。
大逆不道的想,如果父母去世了,他们留下的五亩田地怎么办?
自己作为家中长子,理应可以继承。
但是自己没有留在家里,所以也没有理由全部继承,可就算把五亩地给自己,难道自己离开城市返回农村去种地吗?
中年人觉得不太可能。
那二弟呢?
他们一家总不至于开平的二十亩地不要,回去老家种五亩地吧。
至于三弟。
中年人摇了摇头,三弟可不像会种地的样子。
“那么这五亩地何去何从呢。”
“租,亦或是卖。”
租出去很难,北平的人力缺口,谁家还会去成为别人家的佃户,工业与农业争人啊。
土地的利润薄弱,地主们很难再招募到廉价的佃户了,可他们也出不起更高的工钱。
只有自己种地才能吸引人,二十亩、甚至三十亩四十亩的田地,否则更少的土地已经吸引不了人。
那就只有卖了。
中年人吓了一跳。
卖田的念头,自己竟然会觉得理所应当,这可是以往社会上最败家的骂名。
“未来社会的畅想。”
中年人福至心灵,心至慧生,诞生了些许的灵感。
“在未来的社会中,不再会有佃户,也不再有几亩土地的贫瘠之家,留在农村的人口,他们都会是二十亩以上土地的富户人家。”
“以后的农村,人口会变得更少,但是他们的土地会变得多起来,以追赶城市的经济平均水平。”
“越大城市的人口会越集中,把小地方的人全部吸收到大城市里,因为工业化必然导致人口的集中。”
……
杂报报社的编辑亲自来到刘通的家中,这是编辑第三次来家中做客。
刘通让家里从乡下请的老嫂子,帮忙去菜场买菜回来做饭,接待报社来的编辑。
家里的婆娘抱着孩子去了邻居家玩,免得吵闹到二人的正事交谈。
刘通倒了两杯热茶,两人就在火炉前的躺椅上,倒也显得安宁惬意,屋子里温暖如春。
“这篇文章的水准很高,我建议延迟一个月再发,以竞争明年的文学奖。”
“需要这样吗?”刘通不可思议。
“现在我们报社竞争很大,技术报获奖的人自然不用说,那是远远超过我们其余三报的。”
“但是我们三报之间需要竞争,你是我们报社推出的种子选手,未来培养的重点文人。”
“现在我们杂报只有你一个人获得了文学奖,是三报中垫底的成绩,报社上下压力很大,明年一定不能继续垫底。”
听到编辑的诉苦,刘通无言以对。
既有高兴也感觉到了压力。
刘通同意了编辑的要求,自己写的文章延迟到年后发表。
不久。
第一届大明科技与技术会隆重召开。
朱高炽领着世子妃郭彩莲亲自参加,北平的各阶层首脑人物皆受邀参加。
因为要包含前几年的成果,获奖人员足足高达一百人,奖金为五万元,平均每
第三百九十章 大明科技与技术会-->>(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