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八十二章 天下的希望(求订阅,求月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org
    山西。

    太原。

    布政司衙门。

    驿站整编,不再提供其余服务,而是成为书信往来的系统,包括民间的邮递。

    目前除了北平地区,其余行省的盈余属于亏本状态,由当地布政司调拨资金。

    “今年的驿站需要调拨四万八千余元,以往哪里有如此的支出。”布政司的官员抱怨道。

    布政使王允的公案前,满是山西当地的公文,都需要他审理。

    汉朝有个王允。

    洪武朝也有个王允。

    虽然朝代不一样,但是两人同样身居高位,前者在朝廷,后者在地方。

    与汉朝的王允不同,山西布政司布政司王允是普通门户出身,靠着读书的才能,一路过五关斩六将。

    三十来岁就成为一地的布政使,离不开他的努力和才能,但更缺不了运气。

    洪武二十六年,给了大量在六部观政的国子监生机会,许多地方高官都是这批人迅速提拔起来的。

    为了给朱允炆铺路,朱元璋采用了拔苗助长的手段,把本是培养阶段的储备官员,提前提高到了本不该是他们的位置。

    也让国子监在六部观政的储备人才挥之一空。

    如果说洪武二十六年,还可以使用拔苗助长的手段,那么如今洪武三十一年,朝廷中枢在储备人才方面并没有恢复。

    这是很危险的。

    同样的道理。

    因为朱棣造反的成功,大量北平系中低级武官急速的占据了高位,也让最初朱棣放权这些勋臣单独率领大军北征,结果大败而归,死了好些北平系将领。

    也是促成朱棣亲征的原因之一。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道理是不会变的。

    王允读书有才能,不代表在政务上也能遂心应手,但是至少有个兜底。

    靠着科举走上来的官员,在社会秩序没有崩溃的环境中,至少不会出大篓子。

    四年的主政经验,王允已经有了不少的心德。

    听到下面官员的抱怨,王允笑了笑,并没有太过理会。

    见到上官不认可,下面的官员解释道:“以前征徭役,由地方百姓承担驿站,不但能维持公文的传递,还能接待各地官员差役的公干,如今一切都需要官府自费。”

    “四万八千余元,多少的民脂民膏啊。”

    听到官员的抱怨,王允这才说道:“但是驿站的改革,同样减轻了百姓的负担。”

    去年,大量的官员轮番去北平,不但见到北平的变化,也培训了北平模式。

    王允比普通官员知道的更多,笑道:“民间释放了生产力,提高了是生产效率,也是经济的提升,能为地方创造更多的财富,同样是地方官府税收的保障。”

    布政使的解惑,让官员有些恍然。

    “去年下半年山西的税收,比上半年高了整整三成,工商业的税收,已经有追赶农税的势头。”

    王允叹道:“山西是北平行省以外,最早推动工业化地区的行省,本藩台相信,要不了几年,山西也能像北平一样免除农税。”

    提起免农税,公房里的几名来汇报的官员露出不可置否的神情。

    北平免农税到底是个什么模式,他们这些人已经深知详细。

    北平的粮票使用已经普及化,而北平的粮点更是改革完成的最早,对于民间私下贸易粮食的行为严厉打击,打击规模比其余各行省落实的更坚定。

    什么免农税。

    不过是左手换右手而已。

    

第四百八十二章 天下的希望(求订阅,求月票)-->>(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