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路也要修,坑坑洼洼的,增加了运输的难度。”
李学颜只带着耳朵,他们说什么,就什么好。
的确。
上海县的码头充满了秩序,那是因为上海县的开港,由朝廷亲自兴建和促进。
而壕镜澳是商人们脱离广东沿海港口,在沿海外自发兴起的港口。
太阳当空。
阳光照射在繁忙的港口。
海面上波涛汹涌,海鸥在空中盘旋,发出清脆的叫声。
普通的一天,码头上永远不缺乏进港和出港的船只,主要是福船船型,以及少量的广船船型,至于北方的沙船船型不见一艘。
南海的风浪大,沙船只适合渤海、黄海海域。
船老大被商人们好吃好喝的招待了一番,船只的东家亲自赶来港口。
两千料的货船,除了货主,或者他们所派的伙计,甚至只在码头等候消息,还有亲自去藩国的乘客。
船老大一声吆喝,数十名水手各司其职。
码头鞭炮响起。
这是中国商人的传统,包括抵达西洋各国码头,进港的时候,会放鞭炮和敲锣打鼓。
未来西方殖民者抵达东南亚,遇到中国商人进港,以为中国商人们和他们是一样的海盗。
听到鞭炮和锣鼓声,以为中国商人是来劫掠的,双方发生了激烈的交战。
一艘中国商船被打败,最后得到了解,才知道是误会。
那个时候大明国力正盛,商人们没有被为难,还给了船只和货物,并且修葺好,重新做生意。
在有组织的西方商人面前,中国商人打不过。
于是恢复了传统,他们以前有自己的武力,长期下来,养成了无法无天,被国内狠狠的教训了一番。
加上大明是西洋各国的宗主国,他们的贸易并没有风险,在各国都能顺利通商,还能成为座上宾。
因此西洋上一家独大的中国商人们,对于自己的武力需求不大,于是放弃了自己的武力。
当遇到了西方的商船,对于武力重新有了迫切需求,但他们不敢再以倭寇的名义来武装力量,于是推动了本国的海盗兴起。
与当初不一样,他们胆大妄为,要和内地扳手腕,吃了大亏,后面兴起的武装力量,并不愿与内地为敌,推动了海盗的诏安。
中国南海海盗的势力,得到了大发展,靠着自己的势力,连连打败和驱逐背后有统一组织的西方商团。
最后因为明朝的覆灭,失去了根基后,不久也就凋零,西洋正式成为了西方人的势力范围。
船只被缓缓地推出港口,与海浪的拍打声形成鲜明的对比。
船帆在海风的吹拂下,发出“簌簌”的声音。
船上的人们紧张又充满期待地望着前方,特别是新加入的商人们,他们知道这次航行关乎他们的全副身家。
船老大嘴角忍不住微笑。
商人们越多,他的地位越受重视,自己养的水手们,才能有活计养家。
船只在海面上摇摇晃晃,渐渐地远离了港口。
港口的景象变得越来越小,直到最后消失在视线之外,航道是成熟的,风险并不大。
“三清在上,佛祖保佑。”
“你这一起拜了。”
“都拜拜没坏处。”
好几名第一次出海的新人
第五百七十一章 宝贵的财富-->>(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