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百一十九章 措手不及的遗产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核。”

    陈恒当即说道:“任何纂改数据的商行,将会遭到三倍以上,十倍以下的处罚,严重者直接罚没资本,令其关门歇业。”

    朱高炽满意的点了点头。

    “你们回去后,按照这个思路仔细商议出章程。”

    大明庞大的海军是用来干什么的?

    就是用来讲道理的。

    讲什么道理?

    大明的道理。

    国内的商人要交税,国外的商人同样要交税。

    不靠大明的强大,那些商人从哪里采购商品,又凭什么去藩国做生意?真当是自己的本事呢,就算自己有本事,也得服从大明的规矩。

    总是要找补的。

    既然铁道工程要稳定下来,不能再像以往那样大扩张,那么新的动力,无非就那几方面。

    百姓的利益肯定是不能动的,还没到那个时候。

    要动的。

    自然是商人们的利益。

    这些年放养似的海外贸易,大明今年要开始上笼头。

    第二日。

    生活困难临时求助院,朱高炽当年在北平创办的组织,这些年来悄无声息,成为了大明工局体系最没有力量的部门,甚至许多人都不知道有这个地方。

    一夜之间。

    各大报纸都在宣传生活困难临时求助院。

    “任何在工民联合部登记过的工人,如果找不到工作,家庭成员没有其他收入,家庭没有饭吃的时候,可以向生活困难临时求助院申请,需要工民联合部出具证明书。”

    “生活困难临时求助院,每日向求助者提供,每人每日五个馒头,直至找到工作,恢复家庭收复的时刻。”

    刊登了仔细的章程。

    甚至馒头的重量也是统一的,如果生活困难临时求助院提供的馒头重量不够,可以向当地的官府告状。

    同时。

    只有在工民联合部等级过的工人群体,家中没有收入,这个收入,指的是老家连田地也没有的等等限制。

    今日的报纸,引发了人们的讨论。

    “太祖皇帝虽然取消了宰相,但太祖皇帝也知道,如果失去民心,他的皇帝宝座也会塌圮的。因此,在君、臣、民三者的关系上,太祖皇帝认为“民”是“中心”。

    几名学者讨论说道。

    “太祖皇帝说:联闻天为民而生君,君为民而职臣,臣体君心而问民瘼,宜乎职焉。可见太祖皇帝认为君、臣都是为民而设。”

    “太祖皇帝说这是天意。”

    “士农工商之所以愿情当差,办纳税粮,使为官者不养蚕、不耕田、不冒寒暑,有衣穿、有饭吃、快活在公房底下坐着,都只是为皇帝设官分职保守他性命。”

    “如果当皇帝的所为一有不当,上违天意,下失民心,驯致极而天怒人怨,未有不死亡者,当官的用了百姓钱粮,不与百姓分辨是非颠倒,又多科重敛,遇着词讼,又将是的做了不是,不是的做了是,如此不公事,鬼神不肯饶他,必是犯了。”

    “太祖皇帝深信所畏者天,所惧者民的信条,终生都是如此行事,可见太祖皇帝爱民之深。”

    后世有人说朱元璋背叛了自己的农民身份。

    但是他们忘记了。

    朱元璋必须脱离原来的身份,才能治理好国家。

    是不是农民离开了土地,一定要继续当农民,创办的公司,才不算脱离原来的阶级,这样又如何去创办。

    更不去了解朱元璋做的事,做事的背景,以及朱元璋说过的话,并且他的思想是什么样的。

    只有“民足”才能“国富”。

    只有“民安”才能“国固”。

    否则就会“乱由是生”,“祸败遂至”。

    “治民犹治水。治水者顺其性,治民者顺其情。人情莫不好生恶死,当省刑罚、息于戈以保之。莫不厌贫喜富,当重农时、薄赋敛以厚之。莫不好佚恶劳,当简兴作、节徭役以安之。若使之不以其时,用之不以其道,但抑之以威,迫之以力,强其所不欲,而求其服从,是犹激水过颡,非其性也。”

    朱元璋是这么说的,一生也是这么做的。

    已经能够从人的“情”“性”“欲“的角度考察百姓的好恶、喜厌,并以此作为制定省刑、薄赋、轻徭政策的依据。

    这样的品德,放在后世又有多少官员能做到?

    有多少官员能把老百姓喜欢的,厌恶的放在心里,并且按照老百姓们的想法去制定政策?

    在十四世纪,一个出生在元朝的农民。

    已经脱离了原旧奴隶社会的落后观,哪怕是时代的局限性,也已经是有史以来,新中国之前的明君,无出其右。

    所以不少的百姓,对于报纸上的生活困难临时求助院不太满意。

    因为生活困难临时求助院只针对工人。

    学者们也开始了探讨。

    比较起普通的百姓,学者们能从全局去考虑,看出这道政策其中的道理。

    说穿了。

    大明的生产力不足,无法兼顾所有,只能从最需要的群体开始,而不是一开始就普及所有人群。

    先救急。

    一些学者在报纸上出声支持,引发了更多的不满。

    永乐二年冬。

    户部向天下公布数据。

    辽东行省、北平行省、大宁行省、开平行省、塞南行省、山西行省、陕西行省、西域行省、亦力把里行省、山东行省、河南行省、四川行省,湖北行省,湖南行省、应天行省、浙江行省、江西行省,广东行省、广西行省、贵州行省、云南行省,交趾行省。

    二十二行省一京城。

    人口一亿零五十三万六千余人。

    另有奴儿干都司,塞北都司,东察合台都司(安西都司),乌斯藏都司,朵甘都司,占城都司,大员都司,撒马尔罕都司共八大都司。

    在报纸的下方,有一道遗产税的政令。

    遗产金额高于一千元元低于五千元元粮票者,征收百分之五的遗产税;遗产金额高于五千元,低于一万元者,征收百分之十的遗产税。

    遗产金额高于一万低于五万元者,征收百分之十五的遗产税;遗产金额高于五万元低于十万元者,征收百分之二十的遗产税。

    遗产金额高于五十万元者,征收百分之五十的遗产税。

    天下商行哗然。

    老百姓们看到报纸也忍不住的感慨。

    朝廷可真会收钱。

    不过他们自个倒没说什么。

    五千元啊。

    普通工人一年也才十几元的收入,几百年不吃不喝才能有五千元,许多小行商一辈子都攒不到五千元呢。

    最大反应的是大商人们。

    (本章完)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