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51章 这不比天气预报牛逼?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org
    “气象学专家?”

    梁绍修对于常浩南的这个要求有些意外。

    厂区飞行保障部门会有一些负责气象预报的岗位,但他们最多只能算是技术人员,并不需要相关的专业背景,经过短期培训之后即可上岗,肯定不符合“专家”二字所代表的要求。

    “整个南郑或许都找不出符合你要求的人,但我们可以找金城大学那边帮忙,他们经常会在气象预报方面对我们进行指导。”

    “这样最好。”常浩南点了点头。

    此时二人已经进入了旁边的资料室。

    “跟运8相关的所有资料,都保存在这里了。”梁绍修看着面前一排排的档案柜说道。

    作为一款七十年代就开始仿制的运输机,相关的各种设计资料自然完全是纸质,甚至有很多都是俄文原装。

    尽管在常浩南的推动下,611所、601所和112厂已经先后开始尝试对新型号进行数字化设计和生产,但是相关经验和技术毕竟还没有在整个航空工业范围内进行推广。

    再加上182厂相对偏僻、刚换新帅,本就人手不足还要同时应付运8F和运8J两个改进型号的设计和制造,更是无力主动跟踪这些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

    这不只是182厂自己的问题,也是很多三线建设单位都在面临的现状。

    除了极少数自己特别争气的,以及一部分运气较好得以离开三线迁回大城市的以外,大部分三线厂在八九十年代的日子都很不好过。

    像是182厂这样能够维持到90年代的,都已经算得上是凤毛麟角了。

    梁绍修熟练地和几名工程师一起,从其中一个架子上取下来了一厚摞被装在袋子里的资料。

    随后是第二摞、第三摞……

    由于这次需要修改的并不是,或者说不仅仅是气动外形,还涉及到机体内部的结构变动,因此尽管需要处理的只有主翼和水平尾翼两个部分,但仍然是常浩南经手过的图纸数量最多的一次。

    “其实,从开始仿制安12的时候开始,我们对于机上那套充满苏式特色的除冰装置就存在一些顾虑。”

    因为连续搬运而有些气喘吁吁的梁绍修一边飞速拆开档案袋,一边对常浩南说道:

    “但当时咱们这边的条件实在太差了,哪怕有技术资料和原型机,搞测绘仿制都十分勉强,还要考虑到航空制造方面的差距,根本来不及对这些部分进行大改。”

    虽然运8是安12的仿制型,但实际上这两架飞机甚至连尺寸都不一样——前者的机身比后者长了大概1米左右,就是为了给生产装配过程降低一些难度。

    “那后面呢?毕竟运8也出了这么多改进型号,尤其运8C还是气密货舱,难道就没在这方面做一些补救措施?”

    常浩南虽然知道运8除冰装置的问题在哪里,但那已经是在后世被称为运9的大改平台上获得的经验了。

    至于从运8基本型到运8三类平台这中间都发生了什么,他并没有什么了解。

    “当然有。”梁绍修总算从图纸堆中找到了关于机翼除冰装置的部分,铺在了二人面前的绘图板上

    “原来的安12上面,结冰告警装置只在机头左侧和发动机进气道上方安装了总共五个,我们后来在水平尾翼前面设置了两个摄像头,让机械师能通过一台显示器实时监测平尾的情况,一旦发现结冰,就迅速打开电加热装置并收起襟翼中止降落程序,等到除冰完成之后再重新降落。”

    

第151章 这不比天气预报牛逼?-->>(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