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是根据UARS卫星的设计图给出的,实际考虑到此前已经经历过一次非常剧烈的碰撞,这块电池板现在很有可能已经处在弯折状态了,未必是一个标准的形状。”
国际空间站上的宇航员此前只是目视观测到碎片掠过而已,尽管人眼在太空中的可视距离会比大气层内更远,但在事前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仍然很难判断具体形状。
会议室内,原本稍微变得乐观了一些的气氛,也随着后面连续几个操作层面的难题被抛出,重新回到了有些沉闷的状态。
刚刚卸去职务的上一任载人航天总设计师王志永院士此时也在现场,只是刚才并没有表过态。
尤其在听到常浩南的想法之后,就一直低头在思考着什么。
而这会儿终于抬起头来:
“如果把窗口时间延长一些的话,我认为可以用机械臂来完成常院士的设想,我们空间站二期工程的规划中就包括组合式机械臂的部分,包括国外也有类似的成熟技术,只是现阶段的定位和控制精度还不是很乐观,更适合用于释放而不是抓取航天器……”
这显然带来了一个全新的方案,而且结论也比刚才要乐观很多。
于是很快有人接上了话:
“如果按照俄航天局通报,以及我们自己观测到的情况来看,时间倒不算非常紧急,如果没什么意外的话,预计一两年之内都不会和国际空间站有碰撞风险……”
“……”
相关话题的讨论如火如荼,但最先提出这个思路的常浩南却始终没有再次开口。
一方面,他本人的习惯就是在抛出自己的想法之后,先听一遍其他人的顾虑和质疑,然后针对性解决。
另一方面,之前“抓下来”的表述也确实不太准确。
所以在刚才这段时间里,用自己不太熟练的绘画技巧在本子上绘制了一张示意图。
然后,趁着一个其余人都没说话的当口说道:
“机械臂确实是一项很有前景的技术,但正如王院士刚才说的那样,还需要一段相对长的时间进行准备,而清理40396号太空垃圾这件事情最好还是趁热打铁……毕竟以美国方面在舆论上的优势,如果中间拖上个几年时间,那到时恐怕很难再有产生足够的国际影响。”
说完,从手中的本子上扯下一张纸交给旁边的工作人员,示意对方放到投影仪的载物台上。
尽管工作人员受过专门的训练,但在接到手里之后,还是差点没憋住笑。
趁着对方操作设备的功夫,常浩南则面不改色地继续介绍道:
“严格来说,我刚才想表达的意思是,用一张柔性的绳网,把这个空间碎片给网下来!”
不出意外地,又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网下来?”
周平建手里端着杯子,胳膊僵在半空,一时间甚至忘了继续做喝水的动作。
其余众人也是一阵窃窃自语:
“意思是像球拍那样么?”
“我觉得……或许更像是渔网?”
“那如果配合一个类似鱼叉的机构是不是更好?”
第1254章 太空武器?星际渔船!-->>(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