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wangshugu.org
一到八月,仿佛整个长安城都在为圣人的生辰忙碌。
但李隆基本人却有些愀然不乐,他虚岁已有六十七,每逢这所谓的“千秋万岁”之日,对死亡的恐惧反而愈加深一层。
他以前是随“白云子”司马承祯学道修丹,司马承祯活到九十六岁羽化登仙了,李隆基一直认为自己至少该比司马承祯活得久,遂受箓出家,拜“玄静子”李含光为度师。前些年,李含光为他观气,称他的身体比实际年龄小十岁,可惜没多久,李含光以茅山真经散落为由,请求还山了。
这些努力并没能阻止他的老去,实则他的精力已经大不如前,只不过装作勤政的样子,让李含光误以为他还体力充沛。
帝王当然也会有这种假装,帝王是最不自由的人。
尤其是这几日,封常清的奏折送来了,详述了安西与黑衣大食交战的经过,原本让李隆基难以相信的消息得到了确认。
在高仙芝出尔反尔灭了石国之后,石国王子联络了诸胡以及黑衣大食准备进攻安西四镇。高仙芝决定以攻为守,率三万兵马进攻大食。经过三个月的跋涉,他抵达了怛逻斯城,并开始围攻。
怛罗斯城是石国的第二大城,而距其不远的撒马尔罕则是大食的驻兵之地。得知唐军消息后,大食立即组织了十万大军支援怛罗斯城。双方在怛逻斯河决战,对峙了五天之后,大食人重金收买了唐军中的葛逻禄部众,葛逻禄突然反叛,与大食军前后夹击,导致了高仙芝的战败。
另一方面,封常清也详述了战况,并没有安西四镇一些官吏弹劾得那般惨烈。
高仙芝所率的三万人,由八千唐军,以及两万三千余的葛逻禄军、拔汉那军组成。葛逻禄军的背叛引发了部分拔汗那军的投降、溃败,构成了这一战最大的损失。而在战败之后,高仙芝带着近四千的唐军返回了安西。
这种程度的战败,并不至于使安西军失去控制西域的实力。
然而,葛逻禄的叛乱透露着了大唐对诸胡的震慑力正在减小,需要警醒的是,阿布思叛逃之后,正是投奔了葛逻禄。
再继续往下想,葛逻禄一直是受回纥控制,回纥虽然没有背叛大唐,却没能及时有效地控制住葛逻禄,隐隐有了离心离德的趋势。
想着这些,李隆基对高仙芝没有很恼怒,但必须考虑赏罚,以及这一战之后对西域、吐蕃的战略改变,不由一阵头痛。
继续往下看了看,封常清提及了此战中立功的将士。
“事急,李嗣业驰守白石,路既隘,步骑鱼贯而前。会拔汗那还兵,辎饷塞道不可骋,嗣业手梃鏖击,人马毙仆者数十百,虏骇走,大军乃得还……”
李隆基忽觉一阵头痛,闭上了眼,把宫人们全都喝叱了出去。
“都滚!”
待最后一个宫娥的身形离开大殿,他猛地把手里的奏折摔了出去。
他少有如此发怒的时候,并不仅是因为战败,而是因为那种失去掌控的感觉偶尔浮了上来。
殿内安静了很久,还是有人轻手轻脚地进来了,是高力士。
高力士身材高大而壮硕,走过大殿却能不发出一点声音,显得有些诡异。到了御榻前,见李隆基正以一种颓然的姿态坐着,花白的头发并未梳理,乱糟糟的。
当所有的伪装都卸下去,这就是一个年近七旬的老人而已。
“圣人。”
“为何从骊山回来之后朕觉得一切都很糟糕?”
“总会有心情差的时候。”高力士俯身拾起地上的奏折,飞快地扫了一眼,并没有大惊小怪,而是以平和的声音道:“是圣人的心情糟糕,不是事态糟糕。等圣人心情好了,一切自会好起来。”
李隆基对这句话深为认同,他是天子,天下万物自然会受他的心情影响。
高力士道:“圣人千古明君,何等风浪未见过?眼下遇到了寻常难题,以寻常之法解决罢了。”
“故而,朕离不开你啊。”
“圣人可是要召几位重臣来议事?”高力士把奏折摆回御案上,准备给李隆基梳头。
“不。”
李隆基摇了摇头,道:“且先把它收了,待千秋节后再议。”
语罢,他亦感觉到如此显得有些昏庸了,努力想做出更英明些的决定,疲倦感却让他打从心底里厌恶立即去处置这桩复杂的政务。
节后再冷静处置,不失为一個好决定。
高力士迟疑了片刻,没有开口谏言,问道:“那千秋节?”
“照旧。”李隆基喃喃道:“朕梦到司马承祯了,他告诫朕须在生辰前闭关两日,不见外臣。”
“回圣人,薛白正在宫外求见,称有重要之事,老奴可要去驱了他?”
~~
八月初四,轮到袁思艺在宫中当职,晨鼓一响,他当即赶往兴庆宫。
天才亮,长安城也刚刚从沉睡中苏醒,所有人的动作都显得迟顿。只有袁思艺会在不经意间显出焦急来,他不等马匹停稳便翻身下马,丢下马鞭就迈步进了才打开的宫门之中。
高力士正在偏殿的庑房中歇息,睡得很浅,听得一点动静便惊醒过来。
“如何来得这般早?”
“我有要紧之事禀报圣人。”袁思艺道:“可好打搅圣人?”
高力士轻轻摇了摇头,以目光示意圣人心情并不好。
两人共事多年,极有默契,往日只这一个眼神袁思艺便知该怎么做。可今日他竟是踱了两步,道:“真是十万火急之事,关系重大。”
高力士见袁思艺不对他吐露,叹道:“待圣人醒来吧。”
待圣人醒来,已轮到袁思艺侍奉,他自然不必参与此事。没有一个字的推托,他已置身事外。
袁思艺点了点头,没有拉高力士分担责任,也有可能是不信任他。
然而,一直从清晨等到下午,太阳偏西,把地上的树影拖得很长,圣人始终没有起身。
有小宦官匆匆赶来,禀道:“大监,烟花已经开始运进城了。”
“多派人手去盯着。”
袁思艺蹙眉,犹豫着是否设法叫醒圣人,想了想,问道:“陈玄礼在何处?”
“陈大将军今日似乎不在宫中。”
“我问的是他在何处?!”
“奴婢该死,不知。”
要不了多少时辰,长安又要宵禁了,想到明日便是千秋节。袁思艺终于咬了咬牙,进入后殿,隔着守卫,小心翼翼道:“圣人?”
连着唤了两声,御榻上才有了动静,李隆基淡淡问道:“何事?”
“老奴不敢打搅圣人,奈何事关重大。”袁思艺斟酌着,缓缓道:“臣怀疑,薛白有借烟花行刺圣人之嫌。”
他没有马上抛出他对薛白身世的怀疑,在没有充足证据的情况下,此事甚是忌讳,于他也无好处。
于是,他尽量把来龙去脉说得与他无关。
“右相之子杨暄与薛白同窗,前两日去了烟花作坊,他有一名随从无意撞见了烟花的原料中混杂了箭簇,向内侍省禀报了此事。老奴不敢设想,倘若那些箭簇与烟花一起射向人,会是何结果。老奴无知,唯以圣人安危为重。”
李隆基在御榻上坐起,盘腿打坐,闭着眼听着,末了,问道:“依你之
第387章 一条船上的人-->>(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