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硬份子,在大炮和火铳的重击之下,留下一地尸体也作鸟兽散。
然而,这场战斗虽然击溃乱贼,但其杀伤效果也才三千余人,其余乱贼四散而逃仍是极大隐患。
所以江北都司又连下令,各地卫所暂缓进兵坚守地方,只调凤阳前卫、中卫做生力军,分做三部往各个方向绞杀乱贼。
同时江北按察司也下令,让各府县衙门组织青壮自保,最大程度的减少乱贼肆虐危害。
乾盛思念腊月十五,朱景洪收到了江北的捷报,这一刻他的心里才松了口气。
老祖宗被惊扰倒在其次,他主要是面子上挂不住,毕竟这确实是太丢人了。
而相关情报陆续传回,事情真相也开始浮出水面。
简单来说,就是这几年在江北尤其泗州之地,土地兼并实在是太过于严重,导致很多百姓失去土地沦为佃户。
沦为佃户也就罢了,即使日子过得差了许多,但苦熬着也能撑着过下去,可近两年朝廷连番加征,导致又有许多百姓破产失地。
即使这样,也无非是佃户规模更大,更多的人过苦日子罢了,然而今年大量被买进的日本奴隶,彻底断送了佃户们的生计。
那些个奴隶,只需要给吃饭就行,地主老爷们根本不用收租,喂饱这些人剩下的全是自己的财富。
到这里,越来越多的百姓过不下去,早在一年前这里就沦为了火药桶。
官员们只关心税收上来没,对底层的矛盾根本没关注,最终在白莲教煽动之下,一场叛乱就这样发生了。
这里面江北布政司责任最重,毕竟他们担负着治民之事,于是朱景洪下旨将布政使白鸿轩革职下狱。
江北按察司、巡按都御史这些人衙门,全都处于戴罪状态办公。
………………
“乾盛四年腊月十八,帝御弘德殿,召五军都督府诸将议平乱事……”
“腊月十九日晨,帝御昭仁殿,召户部官询江北民政事,令该部制策以抚泗州百姓。议事毕,帝询户部尚书何顾谨江北官员事,谨对奏详尽,自陈用人不当,请罪御前,帝笑慰之!”
“腊月廿日昏,帝御崇政门听政,五军都督府进陈江北平叛事;都御史王培安奏请佥都御史李自恒往江北彻查不法事,帝曰从长计议!”
“腊月廿一日晨,礼部尚书贾化奏长公主册封事,帝曰可!”
誊抄完最后一个字,翰林编修宋子瑜放下了笔,抬头望向窗外已是夕阳西下。
今天没下雪,天气晴朗,所以能见夕阳。
夕阳虽美,然而宋子瑜却无暇欣赏,他的心已如古井一般安定。
他是乾盛元年的榜眼,如今已是乾盛四年,同期进入翰林院的同学们,大多在一年前便散馆授职。
这些人大多去了科道,少部分去了六部,只有少数人留在翰林院苦熬。
宋子瑜便是留院的人之一,他是听从了老师贾雨村的建议,留院储才养望意图后进。
可是,这样的日子太清苦了,尤其跟当老对手比起来,便更让宋子瑜万般失落。
他的老对手,当然是乾盛元年状元冯渊,这位早在两年前就已出仕,先是负责筹备皇家天工院,一年前已外放至金陵做巡按。
金陵本就富庶,如今又广开海贸,那自然是繁华无比之地,在这里做巡按是难得的肥差。
冯渊学问确实一般,但其做官却很有手腕,把分内之事打理得井井有条,宋子瑜还听说这位又要升阶了。
今天是腊月二十二,刚才他抄写的是前两天的起居注,明天他又要抄今天的记录,这样的工作他已做了四年。
此刻的宋子瑜,突然对官场失去了留恋,便想着辞官回家闲云野鹤去了。
可他才回到家,便有下人来报说,贾老爷请他过府叙话。
得知是老师相召,宋子瑜也没太激动,这几年他的苦熬没白费,已经变得沉稳了许多。
大概半个时辰后,宋子瑜来到了贾府,他的老师就在书房里等他。
“先生召学生前来,有何赐教?”
“我有意举荐你出任江北巡按都御史,你意下如何?”
江北巡按都御史,权力大然而品级不高,宋子瑜升任并无问题,只不过这种位置非常抢手,一般不会直接从翰林
第820章 编修宋子瑜-->>(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