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榜,王妃再约个时间,我们单独请一请成先生父子。
林香玉连忙拱拱手,笑盈盈地替成敬谢道:“夫君圣明,又体恤臣子,又极具魄力,真古往今来少有的圣明之主也。”
“行了行了,别拍马屁了。再另找个时间,把练纲和姚显也叫来吃个饭。为了避嫌,我都好久没见练纲了,替我搞宣传的活儿也没人干了。
太上皇一回京,对舆论的掌握便又成了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了。”
朱祁钰接下来便是继续翻阅名册,先熟悉熟悉这些新科进士。
一夜无话。
到了第二天一早,王文、何文渊便开始组织阅卷。
虽说皇帝并不亲自参与阅卷,但大臣们还是揣摩上意,进行了很大程度的迎合。
比如皇帝更喜欢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更看重策论。
在策论中,皇帝更喜欢能明确指出宣德朝失政的文章。
对正统朝的施政得失,皇帝反而并不太在意。
这个大家倒都能理解,从朱祁钰的角度看来,除了土木堡之变,剩下的事情,正统朝做的也算是中规中矩。
起码正统朝君臣的心是好的,没有像宣宗和三杨那样故意硬往外送。
现在的景泰朝重臣们也是想想都觉得恶心,好好的旧港宣慰司,宣宗和三杨留着它能死啊?
非要把旧港送出去,现在好了,新君即位要重启下西洋,朝廷还得花巨资组建远洋水师,去重新把旧港打回来,这不是闲得没事折腾人吗。
在确定了阅卷的大方针之后,王文便准备带着众人分工合作,昼夜操劳,争取在三天之内定好名次,呈交御览。
就在这里,英华殿总管太监高平突然到来,宣皇太后懿旨,召众人于英华殿问安。
孙太后不说召众人议事,只说召众人问安。
虽说皇太后主动召大臣问安,听起来有点怪怪的。倒勉强也能说得过去,太后如今幽居思过,不主动召见大臣们就不去,那太后也很无奈啊。
众人都看向王文,如今陈循远在大同,内阁中便由王文主事了。
而且大臣
364 皇帝纳谏从善如流 太后传召重臣问安-->>(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