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子业道:“这个患者的手术时长是第一例毁损伤手术的两倍。”
“其中一个很关键的原因就是他是胯关节的损伤,其二则是他存在着骨缺损,很多肌肉的一期止点并无着落……”
“这个胯关节损伤的清创术,我们团队足足做了接近七个小时,后续的收纳,修型我们又做了两到三个小时。”
“当然,在这个位置的损伤,其比较好处理的一个点就是血管比较单一,就是股动脉与腘动脉的续接,想要完成一期的保肢术,其难点并不是血运通畅,而是要将软组织处理好……”
“这是他保肢术后的图片,可以看得出来,下肢的形态是完整的,缺损的皮肤虽然仍存在,但二期予以皮瓣移植术处理,骨缺损的移植术治疗等,即可比较好的解决。”
“估计各位前辈都很好奇他最终出院时的状态。”
方子业又故技重施了一次挖坑不埋,直接将患者‘拄拐’步行出科室的图片放了上来。
没有视频,但图片中,患者自己拄着拐杖,双脚着地,患肢前迈,健侧着地,这就已经说明了一切。
“这是我们团队的第二例毁损伤保肢术,保肢的结果还是喜人的……”
方子业说到这里的时候,就发现,门后面挤进来了好几个陌生的老头,中南医院的熊志章和温东方老教授就在其列,另外几位,方子业就叫不出名字了。
但这些人的到来,并没有打断方子业的继续分享。
翻动着PPT,开始分享第三组毁损伤的‘逆袭之路’。
PPT来到第29页后,即将进入到了尾声。
方子业做的PPT总体并不长,就只有三十六页,最后一页还是感谢倾听的谢幕语,相当于就只剩下了七页的内容。
在方子业放出第三个毁损伤病人的出院结果后,台下的人开始骂骂咧咧,东倒西歪……
方子业即便是在讲台上,都听得到一阵阵破口大骂声。
“要点脸吧?”
“做个人吧?”
“有没有素质啊,挖坑不埋,关键的一个字不提,不重要的一说一箩筐。”
“讲一点干货啊……”
方子业就假装没听见。
着实不是方子业没素质,而实在是时间有限。
这样的学术交流会议,哪里有人会拿着纯粹的技术在台上开讲的,真拿技术去讲,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搞了一个开头,就轮到下一位了……
那才是真叫一个难受。
懂的人能理解方子业,但也不妨碍懂的人在台下骂街……
方子业的下一张PPT放出后,就注定是这一论的讲解,进入到了尾声:“take home messenge(核心要点)。”
“根据本团队的经验,在此谨慎地做一些总结。如果要做毁损伤的保肢手术治疗,建议先确认好诊断。”
“1.先从下肢的毁损伤开始接触毁损伤的保肢术。”
“根据我们团队的经验,小腿及以下位置的手术时长大概集中在五到八个小时,如果是大腿部位的毁损伤,则会需要十二个小时左右,如果是跨关节的损伤,手术时长会延长至十六个小时左右。”
“2.目前本团队并未对上肢的毁损伤进行保肢术治疗。”
“因团队私下里对手术时长和手术流程进行预设时,考虑到手功能的复杂性数十倍于足部,手术时长可能会延长至二十多小时甚至更长,这需要一个超级大团队的配合。”
“3.毁损伤保肢术的核心重点在清创,保肢术的理论重点在于血运。”
“依旧是老生常谈,急诊创伤的直接核心是清创术保证局部软组织胚的完整性,可存活性。血运通畅是机体组织存活的前提条件。”
三句话,每句话都配上了图片,这就来到了第三十二页。
台下的喧闹声逐渐平缓,认真地看着台上。
虽然方子业给出的关键信息是纯粹理论化的东西,但每一个病种的核心,仍然是理论作为骨架支撑,操作只是重复理论骨架支撑的临场表现。
理论上都不成立的东西,想要操作出来,那是不可能的。
比如说永动机,总有人觉得自己发明出来了永动机。
方子业继续语速平稳地翻开了第三十三页。
三十三页是对于毁损伤治疗的后续展望。
三十四页是对于毁损伤标准化治疗的团队人员配置的建议。
第三十五页是对于目前团队所做毁损伤不足之处地一种反馈,指出了当前手术可以优化的地方。
第三十六页,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谢谢各位老师、前辈、同道的倾听,以上就是我带来的关于我们团队近期在做的一些病例的分享。期待各位老师的批评指正,接下来还有二十分钟!”方子业的话音还在继续时,就被打断。
段宏就拿起话筒打断了,说:“各位对于上午场下半场这么多讲者的哪个内容最感兴趣啊?接下来就是问答交互环节。我个人,先请求方医生不要下台,我有几个问题要问哦。”
方子业偏头看向了段宏所在方向,三位主持都跃跃欲试着,很显然是有一肚子的问题想要提出来。
不过,方子业还偏头的时候,环绕音箱中的熟悉声音扩散侵入到方子业的耳道:“大会主席,现在是问答环节,应该根据下半场的发言顺序,陆续地开始提问。”
“根据这一次会议的议程安排来看,每个讲者最多只需要回答五个问题即可,这就代表着,我们这些听众,可以向每位讲者提问五次,是不是呀?”
“我个人对下半场第一节韩先龙主任分享的话题很感兴趣,不知道我有没有机会能向韩先龙当面请教呀?”
邓勇站了起来,非常主动且热情地展示了自己的想法。
与此同时,邓勇的隔壁,有韩元晓,有袁威宏,有陈芳副教授,还有刚到的刘煌龙,都是跃跃欲试着。
每个人的手里都拿着笔记本,显然是登记了不少的问题,就方子业之前的讲者进行满打满问,把这个问答环节给拖延过去。
邓勇的屁股一撅,段宏就知道他在拉什么屎。
眼皮一挑,眉头一凝:“邓教授,这是学术会议现场,不应该是听听大家的意见和想法吗?”
邓勇则大大方方道:“学术交流,在于公平公正、自由自在,而不是所谓的大部分人的意见。”
“如果学术是从众,那么学术就无从谈起。如果学术是以主流为尊,就谈不上创新和百花齐放。”
“并且,不管是按照讲者出场顺序,还是按照资历排辈,也应该是有个先来后到啊。”邓勇笑眯眯地说完。
就对方子业伸手一指:“伱这个小年轻不懂事儿,这讲者台你什么时候包场了?”
方子业听完,马上就顺势走到了讲台的最中心,当着所有人的面,鞠了一躬后,化身一个乖乖的听话学生,端着电脑,从侧面下去了。
方子业他又跑了!~
现场众人,全都是哗然一片。
这也太不要脸了吧?
段宏还要说些什么的时候,邓勇站得笔直道:“大会主席,我要开始提问了,我已经迫不及待了。”
段宏无奈啊。
只能是让邓勇发言。
然后韩先龙主任就不得不站起来,接受着在场所有人的关照,被迫营业起来。
邓勇问了一个无关痛痒,但很难回答的问题。
“韩主任,你们在做课题微创新的时候,立足的一个临床基点是什么呢?”邓勇说完,满脸都是期待之色,奥斯卡都欠他一座小金人。
这怎么回啊,地级市医院里的临床课题微创新,是真的依靠了临床基点么?就好比毁损伤这样的,有一定的盲区,目前全世界都几乎没人做的临床盲区,被邓勇等人的团队挤了进去。
但问题出来了就要有答案,不管答案好不好。
韩先龙犹豫了十几秒,才谨慎回说:“邓教授,我们团队做这个创新,主要是基于,希望能够减少手术时长,加快患者术后的康复。”
“但实际情况好像并不是这么一回事啊?”
“根据我的理解,你只是增加了质量,但手术时长、术后住院时间并没有特别点出来,这是
第四百三十章 闲庭信步不掩叱咤风云(求订阅)-->>(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