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就是知道了,也绝不会阻拦。”
郑太后插手朝政,私下代天子批阅朝政,还借着对太康帝的影响力,提携了一批臣子。
王丞相也不是善茬,郑太后提携上来的这批臣子,王丞相没少打压。短短几年,朝堂里分了三派,一派丞相党,一派太后党,还有一派,坚持效忠天子……也就是中立派了。
“事事都靠王丞相,长此下去,朝堂众臣对王丞相俯首贴耳。皇上还有什么威严!”
郑太后拧了眉头,语气骤然严厉:“皇上知不知道,宫外百姓都只知王丞相,不知天子了!”
太康帝脾气是真的软和,被郑太后这般怒责也不动怒,反而好声好气地哄亲娘:“母后别恼。王丞相忠心耿耿,一心操劳国事。朝野名声俱佳,深得百姓爱戴。对朕更是恭敬有加,从无不敬。哪里就到母后说的这一步了。”
郑太后被噎了一下。
没错,王荣王丞相名声好得很。真正声名不太美妙的,是她这个不安后宫的大梁太后。
在文官武将们眼中,太后伸手干政才是大忌。
太康帝见郑太后神色不愉,心中不忍,想了想说道:“这新式辕犁是南阳郡主敬献给母后的,推广新式辕犁是利国利民的大事。母后当记首功。”
郑太后面色好看了不少:“哀家不是争这份功劳。哀家是为了皇上考虑着想。哀家是太后,尊贵已极,要这功劳做什么。哀家盼着大梁朝堂平安,百姓安居乐业,盼着皇上能成为一代明君,不被权臣左右。”
不管如何,亲娘总是为了儿子着想。就不必计较这番话里有多少公心,又有多少私心了。
太康帝从善如流地点头:“母后说的话,朕都记在心里。”
郑太后这才满意地笑了起来。
说完正事,太康帝随口问道:“母后不是打算接南阳郡主进宫吗?怎么不见她身影。”
昨晚被赵公公灌足了迷汤的郑太后,提起此事也不恼了:“小姑娘舍不得离家,也是难免,暂且随她吧!
第九十三章 天子-->>(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