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扣1分,所以作文实际得分是69.3。
这篇作文第二天便登上二流报纸,名传全国。
(就是她,上了北大)
听到这个分数,周围其他人也是震撼不已,虽然平时大家没少做测验,可那只是测验,现在是实打实的高考啊!
一门语文就能得96.5分,后面的只要能稳住,进大学肯定是板上钉钉。
回过神来,黄莺赶紧将自己抄的试卷递过去,“师父,帮我也看看。”
这话一出,周围顿时一阵轻笑。
张翠娥嘟着嘴瞪她,“我师父什么时候收你啦?”
黄莺俏脸通红,连连挥手说道,“口误口误。”
说着还瞪了张翠娥一眼,“都怪你,一直喊师父师父,把我都喊晕了。”
这是明目张胆的反咬一口,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张翠娥噘噘嘴,随即眼珠一转,拉着她笑道,“这样,你喊我一声师姐,我求师父收你入门。”
黄莺一把抱住她,笑道,“我才不要呢。”
陈凡接过黄莺的试卷,笑着摇摇头,再次一目十行扫过。
其他人见他在阅卷,纷纷安静下来,只有远处其他地方的人在大呼小叫,有的垂头丧气、也有人兴高采烈,似乎信心十足。
陈凡充耳不闻,不一会儿便将黄莺的试卷看完,刷刷划了几笔,再去看杨菊和刘丹的。
等他把四个人的试卷全部看完,便起身说道,“都还不错,95分左右吧,再接再厉。”
随即对着众人挥挥手,“给大家提个建议啊,在高考结束之前,都不要来找她们对答案,等结束之后再统一估分,要不然容易心态失衡,反倒得不偿失。
现在最最重要的,是伱们都回招待所安顿下来,吃个饭、好好休息一下,准备迎接下午的考试。”
说完之后,又再重复了一遍,“反正木已成舟,你们现在惦记分数也没用,记住了,临考心态最重要,考完一科抛一科,把注意力放在下一科上面,全力以赴、做到最好。”
话音落下,几乎所有人都轻轻点头。
安全左右看了看,对着这群知青们笑道,“她们几个是信心十足,也有这个实力,提前估分没有关系。咱们确实还差了点,不过咱们也算是见过风浪了的啊,别临到关头失了分寸,都听陈老师的,回去好好休息,准备考下一科。”
有道理的话大家都能听。
于是在几位陪同人员的指挥下,往招待所走去。
等他们离开,陈凡才将小马扎往张文良面前一递,“看他们都挺正常,第一个心理关应该过了,下午我就不来了,你自己搞定吧。”
张文良瞪大眼睛,“你又要跑哪里去?”
陈凡见他不接,便直接塞他怀里,甩甩手说道,“去地委。”
说完转身就走。
张文良一听这话,忍不住嘴角直抽抽。
三天两头地往地委跑,得浪费多少柴油啊,你咋不住地委算了呢?!
……
陈凡一路逛到码头,闪身进了第一家卢湾熟食店。
此时柜台里早已清洁溜溜,店长侯明英正在打扫卫生,看见他进来,立刻打了声招呼,“陈老师来啦。”
她随即跑进柜台、从抽屉里拿出一封厚厚的大信封递给他,“今天刚收到的。”
陈凡接到手里,对着她笑了笑,“谢啦。”
说着撕开信封,从里面抽出两本杂志,封面上写的正是《BJ文艺》,转手就递给了侯明英。
随即笑道,“老规矩,保密。”
他用卢家湾的十几家熟食店做联络地址,往全国十几家省级杂志社投稿,并要求如果录用,请将稿费直接用现金夹在样刊里寄回来。
不到两个月时间,他的稿费就已经攒了四千多。
之所以这么高,自然是他主动暴露自己就是《江南文艺》的作者陈凡。
这时候全国就那么几十家文学杂志社,互相之间都在关注了解,对于从《江南文艺》复刊开始,就一直占据长篇版面的知名作者,哪个出版社的编辑、主编不知道啊?
其中就有不少人想过找他约稿,只是看到《江南文艺》上每期都有好几万字的版面,都在猜测他会不会有时间。
等收到他的投稿,这下可好,都自投罗网了,还在犹豫什么?
不仅稿件直接被采用,而且一字不改,稿费也按照新规的最高标准计算,千字7元。
陈凡又是个“快枪手”,每天都能写上万字,加上以前的存稿,收入不就很可观了么。
其实这点稿费也不算什么,等到哪天恢复了印数
第417章 注意保密-->>(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